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54|回复: 1

“都是老乡,我们不会有偏袒”,外娘舅“以外调外”化矛盾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回帖

7

积分

嫩笋

积分
7
发表于 2020-11-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scYWjffByXk22CsF.jpg
刘中喜在调解


“此心安处是吾乡!”来自贵州的小李在瑞安塘下已经生活了16年,这几年,他觉得在塘下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心安了。遇到什么麻烦纠纷,他就去找“外娘舅”。“有老乡帮忙,我们也不怕吃亏。”小李说。

作为瑞安市的工业强镇、人口大镇,塘下镇的新居民几乎占了全镇人口总数的一半,涉及新居民的矛盾纠纷频发。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居民,塘下镇推出了“外娘舅”品牌,通过“以外调外”的调解机制让更多新居民有归属感。

“外娘舅”队伍庞大
100多位“娘家人”来撑腰

来自安徽的刘中喜是“外娘舅”新居民服务社的负责人,他在塘下生活了20多年,经营着一家工厂。在很多新居民眼里,他既是“刘老板”也是“刘大哥”,有什么矛盾纠纷,找他调解就是。

刘中喜有个微信群,里面有100多位在塘下的“外娘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企业员工,有工厂老板,有普通工人等。哪个地方的老乡有纠纷,刘中喜就在群里喊一声,由当地的“外娘舅”出面调解。

不久前,塘下一工厂内,有位贵州籍的工人徐某在宿舍睡觉时遭遇猝死,徐某的老乡一伙几十人跑到工厂里闹事,影响工厂正常开工,厂子的负责人报了警。在塘下派出所里,由于双方提出的赔偿金额悬殊过大,调解一直僵持不下。

刘中喜得知情况后,立马在群里联系了贵州的“外娘舅”李家全,接到刘中喜电话的时候,他正在福建出差。听说情况后,他二话没说,放下手头工作就往塘下赶。

回来路上,他不停地给贵州的老乡们打电话,一边稳住他们的情绪,一边托人打听死者家属的情况。到了现场,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在他的开导下,徐某家属卸下心防。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老乡出面说几句话比我们讲上半天有用得多,他们化解了新居民心中本地人帮本地人的结,调解起来也就顺利得多。”塘下派出所副所长高瑞兵感慨地说。

VJguF3bG9fL0PbB3.jpg
刘中喜在调解


用家乡话调解
“拳头”变“握手”

在新居民群体中,有时候,乡音是最好的调解“武器”。

几个月前,来自安徽的钟某因为一块钱的三轮车费和本地人李某发生口角,随后两人起了肢体冲突。很快,这件事闹到了“外娘舅”新居民服务社。“你是安徽哪里人?”“咱俩是老乡啊”“就为一块钱,争啥”“这样,你退一步,他也退一步,事情就好解决了”……见钟某情绪激动,刘中喜先用家乡话跟他套近乎,随后给两人做起调解。很快,双方化解了矛盾。

“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方言也不一样,发生纠纷后沟通起来特别困难,但是一听到乡音,立马就有了亲切感,遇到事情都好商量了。有时候我们自己文化水平不够,有个懂道理的老乡在中间调和,也能帮着解决不少困难呢!”走出调解室,钟某拉着刘中喜说出了心里话。

“有时候在互不相让的局面下,乡音是很好的‘稳压器’‘润滑剂’。”刘中喜说。有一次他遇到两个来自安徽的老乡在打架,上前用家乡话劝了一句,两人马上握手言和了。“都是老乡,我们不会有偏袒。所以,大家信得过我们。”

“以外调外”见成效
乡音乡情融乡亲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第二故乡”,一句乡音、一份乡情往往就能化解在外务工人员的心酸忧愁。而“外娘舅”如今更是成了塘下新居民们的心灵港湾。

“外娘舅”品牌是塘下镇推行“以外调外”调解机制的一个金名片,自创立以来,充分发挥乡音乡情在调解中的作用,积极化解塘下新居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外娘舅”已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0余件。

塘下镇综治办主任董肖丰介绍,“以外调外”的调解模式具有突出的语言和心理优势。同时,“以外调外”通过“外娘舅”的形式,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增进地域交流合作,引导新居民自觉参与社会纠纷化解。此外,还为他们搭建交流的平台,进而有利于调动和发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新居民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塘下镇还将充分调动“外娘舅”的积极性,继续增强“以外调外”的调解模式,促进新老居民和谐共处,提高新居民管理工作的效率,帮助更多新居民融入社会,促进基层和谐。

5

主题

4072

回帖

2039

积分

元老

积分
2039
发表于 2020-11-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这种矛盾调解化解机制的作用,有着多面性:

首先、这种所谓的中间调解员,受本身的观念、认知水平、或者任务属性的影响,它的立场并不是完全中立。


其次、包括人民调解,公安交警调解等。   这些人也不是全部都有良好的法律专业修养。换句话说,本该法律裁决的事,变成了用人情处理。   执法机构的压力是减轻了,群众遇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守法,是找人。



最后、也就演变成会哭的娃有奶吃这种情况。   小闹小益,大闹大益。  不闹没利,还被人看低。   


就好比出了交通事故,谁对谁错变的不再重要,只要这件事能处理掉,哪怕过错方得利也可以。   那还有谁在意对错呢,练好口才不是更好。   守法还重要吗?  玲牙利齿会更有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11-22 21:41 , Processed in 0.20388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