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李海鹰
市政协委员、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运营负责人
“更大力度对接融入长三角,抓好与嘉定战略合作事项落地,开工建设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二期、嘉定先进制造业(温州)基地等项目,打造非接壤地接轨大上海典范。”4月22日上午,市政协委员李海鹰一边听着政府工作报告,一边在科技创新园字句上重重划上了一笔。
作为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运营负责人,李海鹰读到这份工作报告时,内心振奋。如今,该“科技飞地”已经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双向流通,实现“技术研发在上海,转化在温州,产业在温州”协同发展模式,做到跳出温州发展温州。
2019年12月16日,位于嘉定工业区城北路上海金融谷的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正式开园,作为温州在上海打造的规模最大的“科创飞地”,这一项目的正式起航意味着温州深入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在温州(嘉定)科技创业园内,已签约入驻19家企业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团队5家。包括智能装备9家、数字经济4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3家、生命健康4家、新材料1家、优势传统制造1家、新业态2家。
“这里集聚了许多创新资源,能够使我们温州制造业企业加快实现动能转换。”园区内一企业负责人表示,依托科创园,为企业搭建起与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对接平台,推动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运作。同时,园区提供了精准服务,也为企业留住了更多人才。
“我们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两步战略,吸引更多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园区,同时引导更多温企研发中心走出去,积极对接沪上科创资源。”李海鹰说,目前已有不少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园区“产业孵化中心”,并有4家科技企业在温州登记注册。另外,温州企业通过入驻园“企业研发中心”在上海开展人才引进和技术对接。其中,永嘉“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研发工作场地在上海嘉定的优势,已成功引进2名原任行业著名国有企业总工程师的蒸汽领域专家。
“科技飞地”作为落户“上海滩”的新型科创平台,如何为温州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对此,李海鹰表示,首先,要坚持“先行先试”,建议两地政府打通两地政策共享,打造科技飞地建设“温嘉模式”。其次,围绕“5+5”产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把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建设成“双向流通、资源共享、研发集聚、产业培育、合作交流为一体”示范性科技“飞地”。此外,还要以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为主体,联动乐清南翔科创合作基地、瑞安安亭飞地创新港等,形成“1+X”的科技飞地协同发展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