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0台加载车、3600吨极限荷载。11月8日至10日,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中交路建永宁大桥项目迎来桥梁荷载试验。这也是大桥通车前最关键的“体检”,为大桥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9日20时30分,60辆自卸货车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调度下陆续驶上桥面,货车经过编号后等候桥梁荷载试验的开始。
“上下层、左右侧注意,下面我们进行工况一的一级加载,由内向外依次进行发车,第一排车辆可以上车。”22时30分,在永宁大桥项目交工质量评定检测技术负责人翁憬的号令下,上下两层自卸货车有序到达试验区域。据了解,本次荷载试验包括静载与动载两部分。在连续三个夜晚的测试中,累计投入加载车辆达180台次,最大上下层桥面投入90台加载车,极限加载重量共计3600吨。
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调度,通过模拟大桥在日常及极端情况下的承压状态,系统检验了其承载力、刚度和动态响应等核心性能指标。翁憬说:“我们一共安排了16个工况,分成了8个负载形式。主要是通过它的各项参数来验证大桥是否满足设计以及规范的相关要求,然后来判定它是否能通过相关验收。”
永宁大桥的跨江正桥采用加劲连续钢桁梁结构,全桥用钢量达6万吨,相当于6座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桥梁荷载试验选择在晚上进行,将温度对钢结构的影响降到最低,预计半个月后出具试验报告。翁憬说:“因为晚上的温度相对比较稳定,对于桥梁的影响相对较小,尤其对像永宁大桥这种全钢结构的桥梁,温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选择晚上来实施这个荷载试验。”
中交路建永宁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张敏说:“我们这个荷载试验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环,通过这个试验,我们按照一定等级的加载,能够保证大桥的安全,就为后续的通车奠定一个安全可靠的基础。”
目前,永宁大桥项目建设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与精细化打磨阶段,已完成形象进度98%。各施工班组正加班加点,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完工,完成交工验收后通车。
中交路建永宁大桥项目测量组组长李义说:“主要工作集中在非机动车道的沥青摊铺,以及交通标识标线、交安机电设施等配套工程的同步完善。与此同时,关键的伸缩缝施工也基本完成,标志着项目的主体工程顺利进入收官期。”
据了解,永宁大桥是浙江省首座“三桥合一”的双层特大桥,北起飞云江北岸瑞光大道,南至飞云江南岸纬五路附近,全长约3.12公里,其中跨江范围长约1.1公里,大桥建成后,上层是六车道快速路,下层中间是轨道,两侧是一级公路,是集市域铁路、快速路、一级公路、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通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过江通道,也是全国迄今为止最大跨度的公轨两用多塔刚性悬索桥。该桥因其“大跨度、大吨位、大支反力、大纵坡、复杂竖曲线”五大顶推技术特点,施工难度位居全国前列。
市交通工程建设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良寅说:“该项目建成后将贯通飞云江南北,分流和减轻现有大桥的道路拥堵和交通流量。助推温州七横七纵快速路网和温瑞一小时交通圈的建设,激活瓯江和飞云江两江之间一体化发展,成为拥江发展温瑞一体的重要纽带。为我们温州‘强城行动’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为瑞安打造浙南闽北赣东综合性节点城市,温州提速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提供重要交通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