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南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四年级某班一学生家长拨打温都热线88868886反映,该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陈老师对班上违反纪律的学生,采用了“自打嘴巴”的惩戒方式。目前该班级已安装监控,并由老师、家长参与监督。
家长反映半数学生被要求“自打嘴巴”
据了解,陈老师从今年9月从另一所小学调至市南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担任四年级某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开学约一个月后,家长黄女士(化姓)察觉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经耐心沟通后得知,孩子因上课指出同桌考卷中的错题,被陈老师认定为“上课讲话”,被要求“自打嘴巴两个,必须打出声音,若未出声,则需同学之间‘互打’”。孩子想向老师解释,但陈老师回应“不接受反驳,解释就是狡辩”,孩子不得不“自打嘴巴”。
另一位家长赵女士(化姓)也反映,班上一学生平时成绩良好、性格乖巧,但因同桌在课上复述老师的一句话而笑出声,两人均被要求站起来并“自打嘴巴”,同样被要求打出声音,否则“互打”。
赵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该学生家长曾委婉向陈老师提出,孩子自尊心较强,心思细腻,“自打嘴巴”带有体罚性质,建议改用点名、课后沟通等方式引导。陈老师回复“好的”。
次日,陈老师在班上承诺不再让孩子“自打嘴巴”,将改为“瞪眼”“报学号”等方式提醒。但陈老师又说,不赞成学生遇事即由家长代为沟通,希望孩子能主动与老师交流。
当天下午,因一名学生上课说话,陈老师再次要求自打嘴巴。
家长王女士(化姓)提供了孩子上课时的录音,录音显示:陈老师在管理班级纪律时说:“谁的嘴巴嗡嗡响,你自己打不响,我来打你,你觉得‘打嘴巴’是不是体罚,你会不会觉得伤自尊,不会你就把嘴打一下。”更有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布动态:“别人怕学校霸凌,我们怕老师霸凌。”
温都记者联系了该班多位家长,受访家长均表示情况属实,班级有半数以上的孩子曾在陈老师的课堂上被要求“自打嘴巴”。
41名学生家长联名申请更换班主任
有家长说,孩子毕竟身心尚未成熟,在校期间渴望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老师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如果这个“依靠”不可靠,势必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除要求学生“自打嘴巴”外,还有家长反映,在日常作业和考试中,若孩子答题出错,陈老师会要求他们“抄写整道题目及标准答案”,错一个词语抄5遍,错两个词语抄10遍。有家长说,有孩子因成绩不理想,曾被罚抄写长达5页A5大小的作业本。
“陈老师的教育方式对部分学生造成了心理影响,出现厌学和抵触情绪,我们恳请学校考虑更换语文老师,让孩子们学习生活尽快回归正轨。”有家长这样说。
据家长提供的《关于更换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联名申请书》,该班共有45名学生,已有41名学生家长签字。
校方介入调查,该班级已安装监控
对此,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电话联系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朱校长,他表示,目前校方已介入调查,调查中也发现一些信息差,大约一周会给出结果。
对于孩子被班主任要求“自打嘴巴”,必须打出声音,否则同学之间“互打”的情况,朱校长说,“有些是事实,我们不否认,但有些东西也存在不符的情况。接下来会客观公正处理问题,希望家长能理性对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