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肉亲情是人世间最难以割舍的感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住平阳坑的林家因为家境清寒,无奈之下把最小的儿子小林送到了福建,后来渐渐失去这个孩子的音讯。今年7月,海南警方向我市警方发来一条协查信息,说他们那边有一名群众在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就这样,原本已经渐行渐远的父与子、兄与弟,在血缘亲情的深深牵绊下,终于等来了团圆。
“经瑞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复核,确定你们三人符合亲缘关系!”随着民警的宣布,老林一家人悬了40多年的心终于放下了。因为,他们的小儿子小林终于找到了!
说起当年为什么要把这个孩子送走,老林的大儿子代表家人讲述了缘由。他们一家有三个孩子,他是家中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1978年,比他小五岁的弟弟小林出生了。老林家只有一间木头房,全家人睡一张床。那时候山上的村民基本都是靠种地为生,靠天吃饭,家中的孩子一多,生活就更困难了。当两个女儿长到十几岁时,一张床实在睡不开了,父母亲就给她俩在门边搭了两块竹板,拿旧衣服当被子,让两个孩子在上面将就一下。
等小林长到五岁,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这时,他们听说附近有人把孩子送到了福建,对于林家人来说,这似乎是唯一能想到的办法。老林夫妻俩原本想把大儿子送走,但是这个孩子当年已经十岁了,没人愿意领养。夫妻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送最小的这个。下定决心之后,老林夫妻找了个中间人,带着小林一起来到了福建,为了保证孩子今后的生活衣食无忧,夫妻俩还特意多看了几家,挑了其中一家相对比较富裕的家庭,把小儿子留下了。后来,他们也去福建看过几次,但是再往后,他们慢慢地就找不到这个孩子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老林一家也从平阳坑搬到了马屿。小儿子的下落一直是他们的心病,家里几个孩子也都想办法寻找过,但一直都是无功而返。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我市警方接到海口市公安局的一条协查信息,他们在帮一名群众寻找失散多年的家人时,通过家系比中了我市马屿一户人家,希望民警帮他们进行核查。马屿派出所经过走访后发现,这家人并没有送养孩子的经历。这时,有村民告诉民警,村里有一户姓林的人家好像多年前确实送走过一个男孩儿。我市警方随即采集了老林夫妇的血样。经过比对,他们就是海口警方要找的人。
很快,这个消息被反馈给海口警方,而这名寻亲的群众,就是老林多年前送走的那个小儿子——小林。小林说,他其实很早就已经知道自己是抱养的,但因为年纪太小,也就没有追问过这事儿。慢慢长大之后,他逐渐感觉到养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跟两个姐姐不一样。
就这样,小林带着这种负面情绪过了很多年。虽然他也向养父母打听过自己的来历,但是当年牵线的那个中间人早就已经去世了,所以谁都说不清楚他到底来自何方。后来,他经过打拼,在海南也拥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但心里这个疙瘩始终没有解开。直到今年,他在网络上看到有很多人通过公安部“团圆行动”找到自己亲人的报道,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小林向海南警方寻求帮助。大约过了一个月,他接到了民警打给他的电话。
经过警方的沟通,今年9月,小林在妻子的陪同下,从海南回到了瑞安。他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一大家子都来了,在瑞安警方的见证下,这个失散了四十多年的家庭,终于迎来了团圆。从见面的第一刻起,所有人都红了眼眶,母亲一把拉住了他的手,父亲则独自一人退到了旁边默默流泪,他们什么话都没有说,仿佛还在为多年前的那个决定承受着深深的懊悔。
团圆后的当天下午,哥哥姐姐带着小林来到了平阳坑的老家。老房子早就已经拆除,村里的邻居也都已经搬走,哥哥姐姐不停地跟小林说着童年的往事。此时的天空下起了大雨,小林默默地听着,细细地回想着,记忆深处一些模糊的片段也重新回到了眼前。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孤单……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