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63505|回复: 0

温州经验,叫响世界!

[复制链接]

3719

主题

0

回帖

1860

积分

皇室贵族

积分
1860
发表于 2025-9-2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4日,在2025全球滨海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第二批)》(中英文版)。温州市洞头区砂质海岸生态减灾案例成功入选,是全省首次有案例入选,标志着百岛洞头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经验从国内示范升级为国际共享方案。

  据悉,本次案例集共收录9个典型案例,其中国内6个,浙江省独占2席——除洞头案例外,宁波市花岙岛生态减灾案例也同时入选。
image.jpg
洞头区委宣传部 供图

  从沙散砾乱到生态固岸,洞头精准施策提升减灾能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受非法挖砂、台风侵袭等影响,洞头东岙、东沙、半屏西岸等砂质海岸砂质岸线受损退化,滩面萎缩,防灾减灾压力持续增大。自2016年起,洞头连续开展两期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系统开展砂质海岸生态减灾修复。通过滩面重塑,辅助沙滩形成稳定的岸线形态,累计补砂26.8万立方米,修复砂质海岸15公顷。通过渔港清淤,改善区域水动力条件,提升海湾纳潮量,对洞头国家中心渔港、东沙国家一级渔港两大渔港实施清淤,共清淤157万立方米,港内水深平均提升2.7米。为集约利用,就近将渔港疏浚物作为沙滩修复的填充物。
image.jpg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 供图

  经过多年整治修复,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周边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达到了 90%以上,赤潮暴发频率大幅降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实现防灾减灾与生态保护双重目标。

  针对岸滩漂废的处理难题,洞头实施近岸海域清洁行动,配备海面垃圾清扫船、近岸打捞船、海漂垃圾自动拦截带等设备,组建海上环卫队伍,并设置“蓝海驿站”海洋塑料回收点,探索海漂垃圾“收集-上岸-转运-处理-监管”运行模式,实现年均清理海滩垃圾超6000吨。

  当地还首创蓝色海湾生态修复评估体系(蓝湾指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开发洞头“浙海安康”海洋灾害智防应用场景,搭建海洋灾害智能感知、智能研判、智能管控系统,提供精准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服务。组建海上综合执法大队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联动台州、乐清构建温台海湾生态跨域司法协作机制,实现跨区域协同治理。

  让修复的沙滩岸线释放生态红利,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当地创新“政府修复+村企共建”模式,吸引了1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有效投资300多亿元。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东沙渔港沙滩,兼顾亲水空间与防灾功能;修复后交由村集体管护的东岙沙滩,通过经营收益平衡管理成本……近5年当地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15个民宿村共带动2.5万人就业,户均年增收超15万元,以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双赢。

image.jpg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 供图

  据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例有效识别并应对了防灾减灾、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环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若干社会挑战,遵循“保护优先、规划优先、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原则,逐步实施沙滩修复、渔港清淤等工程,从用海、护海到养海、还海,重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景象,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具有国际示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703804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0-10 18:13 , Processed in 0.3319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