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记者从温医大附二院获悉,该院连续收治两名甲状腺癌患儿,其中一名已出现肺转移。
对此,医生提醒:儿童甲状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家长需关注孩子颈部变化,警惕肥胖背后的健康隐患。
13岁女孩小楠(化名)家住瓯海,平日酷爱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和含糖饮料,日常运动量极小。3年多来,小楠的体重快速增长,最近两年猛增25公斤。运动后,她偶尔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家长误以为是单纯因为肥胖。直至近日到内分泌科检查,小楠才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并且已出现淋巴结转移。
图文无关
同样,来自福建的12岁小平(化名),自幼体形肥胖,一年前出现喉间痰鸣、咳嗽,运动后喘息,起初被当作肺炎治疗,直到CT检查发现肺部多发结节,才确定元凶为甲状腺癌转移。
“两个孩子都没有典型的颈部肿块或声音嘶哑症状,如果不是因为肥胖问题就诊,很可能耽误病情。”温医大附二院儿童肿瘤外科副主任林孝坤介绍,针对小楠的病情,医院启动多学科团队(MDT)会诊,制订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用最小的创口顺利切除肿块,术后病理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小楠的颈部切口愈合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近年来,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5岁至19岁人群的发病率增速远超成人。与成人患者相比,儿童甲状腺癌恶性程度更高,结节恶性率达22%~26%,是成人的4倍,且更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早期难以察觉。林孝坤指出,儿童甲状腺位于颈部正中,若孩子出现无痛性肿块、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现象,家长需高度警惕。
医生提醒,家长可通过“一看二摸三问”自查:观察孩子颈部是否对称、有无凸起;触摸颈部是否有硬块或肿大淋巴结;留意声音嘶哑、呼吸不畅等异常信号。日常应避免孩子接触电离辐射,均衡饮食控制碘摄入。尤其是肥胖儿童,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超声,切勿将体重增长简单归因为长身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