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我们曾报道过温州5050城市广场因运营方三尚公司突然撤离,导致业主方和商户陷入困境
从告知书可以了解到,温州木材集团之所以这次和三尚公司解除招商合同,是因为三尚公司长期拖欠经营权出让金,且拖欠时长已经超过了两年之久。因此木材集团向温州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由法院判决解除合同。
根据最新报道:受此影响,商场内商户苦不堪言。有商户透露,在三尚公司与业主方打官司期间,仍在进行招商,且刻意隐瞒相关事实,导致自己装修到一半被迫紧急叫停,所有建材都已购置,却无法正常开业。
还有商户表示,三尚公司结束合同后连夜撤离,毫无正常交接可言,至今还拖欠着六七十万的押金。
“生意影响严重,押金也退不回来,顾客都以为我们店面倒闭了。” 一位商户无奈诉苦,自己也有 10 万押金未退回,如今连三尚公司的人都找不到。
温州木材集团方面表示,三尚公司拖欠两年经营权出让金,给集团造成巨大损失。在招募新商管团队前,集团将临时承担运营工作,并加快新一轮招商引资。
对于已和三尚公司签订合同的商户,木材集团建议双方友好协商,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目前,温州木材集团虽已投入大量运营资金和管理人才,但仅能维持商场临时营业。
5050购物中心,从2018年开业一度火爆
2020年人气逐渐凋零,再到2023年底,曾是商场重要引流业态的大润发超市正式撤出,直至去年中旬,商场才重新引入 “永丰超市” 填补空缺。
如今,走进 5050 购物中心,最直观的感受,空铺很多,几乎不见工作人员。
1号主入口电瓶车停放(9月13日)
现场(9月13日拍摄)
更具代表性的细节是,通常商场的商管办公室会设置在相对隐蔽的犄角旮旯处,而5050购物中心的商管办公室,却位于扶梯上来后较为显眼的位置。这一奇怪的布局,也从侧面反映出商场招商不足、空置区域较多的现状。
左:新围挡 右:老围挡(显示B1大润发,已于2023年底撤场)
不过,现场人气有点出乎意料,有比想象中多,集中在儿童玩乐、超市以及个别餐饮。(9月13日20点左右)
9月13日拍摄
5050从开业火爆到如今落寞,可以说是多因素构成。
首当其冲的是硬件设计的短板,尤其是地下室机械车位,“难停” 问题广受诟病,本为增加车位数量,缓解停车压力的设计,反倒成了客流 “劝退符”。
其次是商管招商资源、能力。初期5050靠海底捞等温州首店打响名气,但随着这类品牌在温州连锁扩张,特色优势逐渐消失。后续招商又以同质化品牌为主,难以吸引消费者重复消费。
用一句很现实的话,都开车出去了,为什么想不开,要去5050机械车位找虐,什么店是万象城没有?
久而久之,商户信心流失、优质品牌撤店,商场陷入 “客流减少、商户撤离、客流更少” 的恶性循环。
开业初期5050
5050周边鹿城工业区的拆迁,直接导致大量人口流出,这部分曾是日常消费的重要群体。新住宅小区交付后,人口的导入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填补客流空缺,多重压力下,商场人气流失愈发明显。
不过,5050并非没有 “翻盘” 的基础。其周边瓯越公馆、玉锦麟、桂语江南等交付小区。再往西,多个安置房项目也已建成或交付,整个片区的人口规模正逐步恢复。一路之隔的西部新城核心区,多个新项目正加速建设。
在温州西片,三桥以西一带,5050的商业规模仍处于 “独一档” 地位,区域内吃喝玩乐的需求始终存在,消费者也需要一个优质商场。
眼下,“三尚商管团队撤出” 引发广泛关注,原有签约商户的后续处理能否妥善解决,是关键前提。
而对 5050 来说,接下来的核心是吸引具备专业能力与丰富经验的新商管团队,找到合适的 “操盘手”,才有可能打破当前困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