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34445|回复: 0

123万元!太羡慕了!温州这里发钱啦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回帖

2

积分

嫩笋

积分
2
发表于 2025-9-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7日,在瑞安市高楼镇举行的教育发展大会上,获得高楼镇“烛光导师”“菁英学府奖”的老师和学校代表依次上台领奖,分别领取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奖励。此次,高楼教育基金共拨付123万元奖金奖励150名师生及4所学校,这是高楼教育基金成立5个月来结出的硕果,也是瑞安教育基金撬动乡镇教育大发展的生动写照。
微信图片_2025-09-08_101541_740.png
“这份奖励承载的意义无比厚重。它是对我们这些常年奋斗在山区一线、默默耕耘的乡村教师的高度肯定,让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能被看见、被认可,坚守有了沉甸甸的价值。”在高楼镇中学任教八年的王伟伟老师看着“烛光导师”奖状感动地说。高楼镇中学的王伟祺同学今年以中考641分排名全市第19名,创近年来高楼镇中考最好成绩。“这份奖学金不仅是对我成绩的认可,更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今后,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高楼,助力家乡建设,让‘秀美高楼’的蓝图早日成真!”王伟祺说。

高楼镇地处西部山区,距离瑞安市区40多公里,由于山高路远,这里和众多山区一样,陷入教育“空心化”的恶性循环。一方面,生源危机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举家迁往城市或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导致本地学生数量锐减;另一方面,师资困境也愈发严峻,上下班通勤时间长、发展空间有限,让许多教师望而却步,即便有教师在此任教,也难以长久坚守,最终造成既留不住学生、也留不住老师的尴尬局面。高楼镇中学校长彭祖选无奈地表示,“很多优秀年轻教师因高楼地处西部、路途遥远,难以长久扎根,服务期满便奔赴城里离家近的地方。”

高楼的教育现状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倘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高楼教育事业将陷入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高楼镇各界有志之士在镇党委、镇政府指导下,向全镇村居村民,当地侨联、商会、企业家及海外华人华侨发出倡议,今年的4月5日,由高楼镇归国华侨、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的高楼教育基金正式成立。成立当日,240余位高楼籍华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现场认捐1429万元,额度创瑞安山区教育基金捐赠新高。热心教育事业、带头捐赠110万元爱心款的意大利华侨郑晓峰被推荐为高楼教育基金会会长。

w4.jpg

“当天现场认捐1429万元,是出于‘反哺家乡教育’这一共同心愿,截至目前,已累计接收捐款1466.7万元。”郑晓峰说。有了这笔资金,高楼镇教育基金会不仅设立了“烛光导师奖”“菁英学府奖”“卓越学子奖”等多元奖励体系,更以“名师引航计划”为突破口,构建起“引得进、留得住、教得好”的良性生态。基金对省特级教师、正高职称教师给予80万元人才引进专项奖励,对温州市“三名”、省“三坛”等骨干教师分档给予10万至40万元奖励。“我们希望用重奖教师这种方式留住好老师,培育出更多好学生。”郑晓峰说。

w5.jpg

在爱心与责任的滋养下,今年高楼教育捷报频传。27名高楼学子被瑞中录取,其中来自高楼本地学校的有8人。高等教育方面,24人考取“985”“211”等大学本科,木余杰同学以664分考取国防科技大学,成为高楼第一位考上国防高校的学子,另有53人考取“985”“211”大学硕博研究生。

羡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703804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9-12 01:45 , Processed in 0.3274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