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37585|回复: 0

信贷资金禁入股市!温州多家银行亮“红线”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5-8-2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A股市场持续活跃,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在此背景下,温州多家银行密集发声,明确信用卡等资金不得用于炒股等投资领域,并通过系统监控、短信提醒等方式强化资金流向管理,为市场风险“降温”。
资金用途“画红线”“刚收到银行短信,说我的贷款资金不能拿去炒股,现在管得真严!”家住温州市区的杨女士最近有点意外。她手机里躺着这样一条浙江农商银行的提醒短信:“我行系统监测到您的循环贷款资金本年以来有存在不合规使用现象,根据《个人循环借款合同》及监管规定,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股票、期货等投资性用途。为规范信贷资金使用,特别提醒,若系统监测到您在今后仍存在贷款用途不合规情况的,将自动暂停您的循环贷款合同额度。”字里行间透着“较真”——不仅明确禁止资金流入股市,还警告若再违规就暂停贷款额度。更让她感慨的是,朋友不久前还接到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仔细询问其借出资金的用途是否涉及炒股,“现在银行管得是真细,连资金的‘间接去向’都要关注”。记者走访温州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这并非个例。民生银行温州分行已通过网点公告、手机银行推送等方式告知客户,自9月18日起,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将纳入资金受控管理,转入借记卡的信用卡透支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炒股等领域,违规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华夏银行温州支行也更新了信用卡预借现金条款,明确禁止资金流入股票、期货、理财产品等投资领域,若违规使用,银行有权采取限制交易等管控措施。“最近我们都反复跟客户强调规定和风险。”鹿城区一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除了人工提醒,银行系统也在加强监测,一旦发现资金流向证券账户等敏感领域,会及时预警甚至拦截交易。
理性对待“股市热”对于银行的严格管控,温州股民看法不一,但多表示理解。“前几年见过有人用信用卡套现炒股,赶上行情波动,最后欠了一堆债,现在想想都后怕。”有着十年炒股经验的温州市民张先生说,银行划清“红线”,其实是在帮大家控制风险。刚入市不久的年轻人小林则坦言,自己曾动过用信用卡“加杠杆”的念头,“看到银行的提醒短信,又算了算利息和风险,还是决定用闲钱投资,心里踏实”。事实上,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信用卡资金用途的规范从未放松。2022年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便提到要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内容。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资金本应用于日常消费,属于短期借贷,流入股市会放大投资风险。近期银行密集强化管控,既是落实2022年原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信用卡业务的要求,也是在市场热度较高时及时提示风险。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告诉记者:“信用卡资金进入股市是一种违规行为,被银行发现,银行可能追回资金或者降低信用卡额度,还可能把这种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股票的风险本来就比较大,用信用卡资金套现来炒股,则会进一步放大风险。”董希淼认为,对金融机构而言,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信贷资金用途、流向的监控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建议金融机构可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完善风控模型和算法,进一步加强对信贷用途和资金流向的管控,努力防范相关信贷资金被挪用、贴息资金被套取。同时,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借助监管科技手段,构建覆盖全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向监控系统,提升信贷资金用途监控的能力和效率;建议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借款人、持卡人编造贷款、消费资料、挪用信贷用途的违规成本,建立挪用信贷黑名单等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信贷资金被挪用等风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9-3 00:06 , Processed in 0.3406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