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3333|回复: 0

痛惜!温州一名人辞世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5-8-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4日上午,温州著名音乐家、戏曲理论家、瓯剧第一任专职作曲、国家级非遗瓯剧代表性传承人李子敏先生因年迈,与世长辞,享年97岁。
image.jpg
李子敏,1930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他于1948年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文工团团员,后任某部文工团乐队队长兼作曲、指挥;1955年复转地方,先后任海门越剧团导演、艺委会主任兼作曲,黄岩师范学校音乐教师,黄岩艺术总团艺术室主任、导演、作曲,黄岩歌舞团艺术指导、作曲;后调至黄岩文教局,分管专业文化工作,1959年调至温州瓯剧团。他离休前为国家二级作曲家,任职于温州市瓯剧团。
image.jpg
50年来,李子敏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或公演的音乐作品有百余件(首),曾为130余部戏曲作曲。他多次获浙江省、温州市作曲大奖,并获温州市人民政府文艺创作基金会颁发的荣誉奖。其作品录制有唱片14张,部分作品入选浙江省中小学音乐教材,出版了《瓯剧史》《瓯剧艺术概论》《南戏故里乡土文化概论》等专著。在长期的瓯剧音乐创作中,他解决了瓯剧男女宫调唱腔,创造了“慢垛板”“紧垛板”“女叠板”等新唱调,提高了瓯剧唱调的表现力,同时发表有《古老的剧种 丰富的遗产》《温州乱弹腔考探》等三十余篇论文,对瓯剧的发展有着奠基性的贡献。

在温州著名编剧李涛的记忆里,父亲李子敏一辈子都投身于瓯剧抢救:“我父亲是瓯剧的第一代作曲家,他走遍温州各地,从老艺人那里抢救出2000多个瓯剧曲牌,这些曾经口口相传的旋律,如今成了瓯剧传承的基因库。”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执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李涛的创作,他用《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等作品,持续讴歌改革开放浪潮中温商的拼搏与蝶变。

8月27日上午6点30分,将在温州市殡仪馆8号告别厅举行告别仪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8-28 03:06 , Processed in 0.2862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