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爆料,温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在教学管理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尤其是课表与师资的频繁不合理调整,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引发强烈不满,相关情况亟待校方重视与妥善处理。
入学承诺与现实落差
2023年,众多学生凭借620多分的高分考入温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当时校方宣传称特控线达标率将达70%,这一承诺成为吸引学生和家长的重要因素。
大家满怀期待地踏入校园,期望能在这里接受优质教育,实现升学目标。
然而,入学后的实际情况却与校方承诺存在较大差距,让不少学生和家长感到失望。
师资频繁变动,教学稳定性受冲击
在两年学习过程中,该班级(普通班)遭遇了极为频繁的师资变动,仅数学学科就先后更换了五位教师。
频繁更换教师使得教学连贯性受到严重影响,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进度和侧重点存在差异,学生需要不断适应新老师的教学节奏,这无疑增加了学习难度和负担。
许多学生反映,每次适应新老师都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点的衔接容易出现漏洞,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分班制度不合理,师资分配失衡
高一年级的分班制度也成为争议焦点。
高中部就六个班,却设置了四个重点班,这种分班方式导致普通班级在师资配置上处于劣势。
优质教师资源大多向重点班倾斜,普通班级常常面临师资薄弱的问题。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还存在重点班“截流”普通班级优质教师的现象。
一旦重点班看中普通班级的某位教师,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向校方施压要求调换。
课表朝令夕改,决策缺乏沟通
近期发生的一起事件更是将矛盾推向高潮。
学校原本已确定好班级的数学教师,课表也已公布。
然而,另一个重点班的家长集体到学校闹事,要求将该教师调至他们班级。
令人意外的是,校方在未与该班级学生和家长进行任何沟通协商的情况下,直接更改了课程安排和师资配置。被调离的教师(数学)被迫同时承担三个班级的教学任务。
这种突如其来的调整打乱了该班级原有的教学计划,学生们对新教师尚未适应,又要面临教学任务分配不均可能带来的教学质量问题,纷纷表示难以接受。
家长诉求与期待
学生家长们认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在教学管理决策中应遵循科学、合理、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益。
对于涉及教学安排、师资调配等重大事项,应当建立规范的沟通协商机制,提前征求各方意见,而不是单方面根据部分家长诉求随意变动。
他们希望校方能够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管理进行全面反思和整改,重新调整师资配置,保障教学的稳定性和质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