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我市最高气温均超过高温线,达到35℃以上。面对暑热“烤”验,温州园博园建设项目战高温有“凉”策。及时补给水、建遮阳休息棚、夜间错时施工……在保证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也让工人多一份舒适清凉。
一标段主场馆山水中国馆施工现场。 陈奔奔 摄
“巧干”战高温
防暑物资一应俱全
上午9时30分,气温已逼近32℃,温州园博园施工现场如同“煮锅蒸包子”。记者即使撑着遮阳伞,短短几分钟,体感已是十分闷热。
高温天干活,大水壶几乎是每位工人的标配。杨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会自带2千多毫升的菊花水,喝上2、3桶,清凉解暑,也有工友戴上面罩、口罩、冰丝袖套,提前服用藿香正气丸。
园博园项目一标段负责人潘海敏介绍,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大项目也得“巧干”。通过“抓两头、歇中间”等方式避开高温天气时间段,每天较热的10时30分至14时30分,工人们会进行短暂的休息。
整个作业区周边还装上防扬尘喷雾系统(围挡喷雾、高杆喷雾、塔吊喷雾等),并安排专人定时对施工现场主要道路、作业区域进行洒水降尘降温,有效降低地表温度。
热浪扑面而来,地面上的钢筋犹如加热棒散发着热量。在二标段的钢筋加工区,下午刚上工的小林还没工作几分钟,已是汗如雨下,他直言“每天脱下衣服全湿的,都能拧出一斤汗水来”。
在各个标段内,施工单位都为工人们配备了空调房间、茶水亭作为休息场所。“如果热了累了,工友们可以在空调房、茶水亭里休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园博园二标段安全兼行政总监胡彬说。休息空间虽然不大,但全天候供应绿豆汤、茯茶、大麦茶、盐汽水、藿香正气水、人丹等清凉饮品和防暑常用药品。
工地开“夜场”
不到1个月抢通两公里
为避开暑气,越来越多的施工班组转入“夜场”。
“为了赶工期,最近夜间施工的工种日益丰富。”中建二局温州园博园一标段项目书记刘阳告诉记者,目前山水中国馆、三溪市集均按期推进工程,进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钢结构工程也已开始安装施工。山水中国馆预计8月中旬完成钢结构吊装以及主体结构,换言之,到时就能看到“如山似浪”的北园主展馆。为实现“开园即开业”,三溪市集预计8月底前完成结顶。
经过近1个月的昼夜抢工,日前,园博园二标段传来顺利抢通两公里园路的好消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园博园二标段安全兼行政总监胡彬介绍,为保障即将陆续进场施工的23个国内国际展园顺利施工,项目部通过将园路分段管理模式,逐段疏通难点,最终按计划达成园路环通。
在温州园博园南园,工人们披星戴月抢工的画面也在同步上演。生活花园馆(温室)和南园游客中心是抢工的主战场。中建八局园博园三标段项目负责人张佳伟说:“生活花园馆造型复杂,异形钢结构多,内部多弧形曲面等,施工难点重重,目前正进行地下钢结构预埋件,地下2层的埋件已完工,预计9月底,完成地上钢结构吊装,贝壳造型将初现。”相较而言,南园游客中心施工难度不大,但因与调蓄工程作业面交叉,协调推进难。目前已完成80%地下层顶板浇筑,预计8月底完成地上钢结构吊装。
保障“不打烊”
施工不止监督不停
夜间施工,温度较低,施工交通压力小便于材料运输,工效容易提高,但相对于白天,夜间施工光线较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各标段通过增设照明设备,保证施工环境。张佳伟说:“现在三标段夜间施工环境和白天基本无异。”
每晚19时30分,一标段的工人陆续到岗进行夜晚施工。“其实夜间施工对我们的安全和质量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你看这些穿反光马甲的都是我们夜间加班人员。”刘阳说。
每晚各参建相关单位管理人员组成一组,分工负责,提前巡查现场施工的危险元素,包括施工通道、夜间照明条件、临边防护等。工人上工后,监理人员要旁站,开启夜幕下巡视。
一把卷尺,一个手电筒,就是一个夜巡小组每天工作的装备,看似简单却实用。一标段温州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现场监理李松林说:“一整晚巡防不间断,我们主要在分管区域内重点巡视工人作业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过程安全。”
“干通宵肯定累,但要赶工期,慢不得。”二标段现场夜间职工的小陈表示,施工单位的后勤保障做得挺到位的,会给通宵工作的工人准备夜宵,让大家补充体力加油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