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鸭子再香,我也不敢狼吞虎咽了!”50多岁的任先生心有余悸地说。近日,他因一口鸭肉被2.7厘米长的尖锐鸭骨“偷袭”,骨头穿透食管扎进右肺,离胸主动脉仅3毫米,险些丢了命。
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任先生吃鸭子时囫囵吞咽,突然感觉喉咙一阵刺痛,以为卡了刺,没想到越咽越疼,甚至出现胸闷气促。家人赶紧把他送到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接诊的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照亮一听“吞了鸭骨”,立刻安排CT检查——这一查把在场医生都惊到了:尖锐的鸭骨像把小匕首,不仅穿透了食管,还深深扎进右肺,离胸主动脉只剩毫厘之遥,肺部已出现气胸,再晚一步可能大出血!
“马上启动多学科会诊!”一拿到片子,前来会诊的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郑恩典就启动了MDT机制:麻醉科先做气管插管保障呼吸,胸外科紧急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稳定呼吸,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徐蓓蓓则带着内镜“上场”——镜子刚伸进去,就看到鸭骨像利刃横在食管中间,两端深深嵌进肉里,左侧距主动脉仅3毫米,相当于5根头发丝般粗。
“直接夹出来太危险!”徐蓓蓓解释,骨头两侧离主动脉只有头发丝粗细的距离,稍有晃动就可能划破大血管。团队立即采用“气囊扩张术”:在异物下方撑起一个小气囊,腾出操作空间,再用钳子以45度角精准夹住骨头中部。20分钟后,这根“致命”鸭骨终于被取出。
“每年都有不少人被食物卡喉送医,还抢救过一个被鱼刺刺破心脏的小伙子。”医生提醒,食管异物最爱“盯上”三类人:吃饭分心刷手机、赶时间狼吞虎咽的“干饭族”;戴假牙的老人(假牙可能松动脱落);还有探索期的小孩(花生、纽扣电池、磁力珠是儿童误吞“前三甲”)。
如果不小心卡了异物,怎么办?医生表示,记住两个“救命法则”:第一,立刻禁食禁水!强行吞饭、喝醋可能让骨头越扎越深;第二,如果喉咙像刀割一样固定位置疼,马上拍食管CT,别拖延!“预防的关键就细嚼慢咽四个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