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530|回复: 0

停一天“花”半天工资!温州这里停车收“商业价”,合理吗? ...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1

回帖

279

积分

老蟹

积分
279
发表于 2025-5-2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停一天70元,通勤停车费比油钱还贵。”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六路某服装厂工作的刘师傅抱怨,按此收费标准,他每日开车上下班,月均停车成本超2000元。自今年3月起,温州经开区51条道路泊位分批开始收费,引起许多企业与职工不满。有市民认为,其收费标准未考虑工业区特性,收费依据也存在争议。记者走访:停一天“花”半天工资 通勤职工直呼“停不起”5月26日,记者走进经开区滨海十九路,原本密集划线的路边停车位仅零星停着几辆车,空置率超八成。毗邻的金海三道更显冷清,几乎“车影全无”。沿街每隔50米便竖着一块收费指示牌,上面标注着“二级泊位”收费标准:15分钟内免费停放,首小时内2元/半小时,首小时后3元/半小时,24小时无封顶限制。收费时间段为8:00-20:00。“很多车主嫌贵,都不来了。”正在贴计费单的收费员老张,上月刚接手此岗,亲历了“冷清化”过程:“从上个月开始,路边停车收费进行系统测试,停车量明显减少。”他称,停车的多为附近工厂职工,通勤时间长、停留时间久,收费自然也高。他举例,一辆车从早8点停到晚8点,首小时收费4元,之后的11小时每小时收费6元,总计66元,两者相加70元。为了省下停车费,职工李女士每天将车停在3公里外的免费路段,再骑共享单车往返厂区。原本15分钟车程的通勤,如今变成开车20分钟+骑行10分钟。她坦言,这已成常态,不少同事也这样做,一些人甚至因为不方便而打算离职。企业叫苦:工业区停车收“商业价”加重用工“隐形负担”突然增加的路边停车收费也成为园区许多工厂的“隐形负担”。温州经开区某机械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表示,作为国家级工业园区,聚集大量制造业企业、20余万务工人员。以其公司旗下某工厂为例,共有1000多人,其中400多人属于有车一族,如今均面临停车难问题。“工业区规划之初,配套公共停车场就不足,员工要么停路边,要么挤在厂区内部车位。”张先生无奈地表示,工厂面积有限,即便将厂区所有车位开放,仍无法满足需求,而突如其来的高额停车费更是雪上加霜。“这看似是增加个人负担,实则加重了企业的‘隐性负担’——员工流失率上升、招工难度加大,最终还是企业买单。”在他看来,路边停车收费政策未充分考虑工业园区特性——工业区不是商业区。通勤车辆通常需停留8-10小时,而市区泊位多用于短时周转;工业区职工依赖长期停车,却要承受与商业区同等甚至更高的收费标准。对此,他以同样是国家级工业区的宁波前湾新区为例,称该工业区停车收费标准为2~4元/小时,单日最高收费21元,比这里低多了。政策争议:收费依据“查无此条”程序合规性存疑“文件里根本没提这些路段要收费!”除了对收费标准的质疑,工业区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认为该收费项目缺乏政策依据,存在明显合规性争议。记者调查发现,收费指示牌显示收费依据为《温政发〔2016〕35号》文件。根据该文件中的《温州市区机动车路内停车服务泊位等级划分》表格,该工业区相关路段并未设置任何等级的停车泊位。然而,龙湾区政府官网于2025年3月18日发布的《温州湾新区部分道路智慧停车收费公示》却直接引用了上述文件,并称相关区域“参照二级泊位标准执行”。陈先生曾就此向网络问政平台提出异议。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回应称,收费依据为2024年第209号专题会议纪要,收费标准则是“参照”《温政发〔2016〕35号》文件执行。会议精神能否作为收费依据?“参照执行”是否等同于“直接适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对属地政府行为不便作出具体回应。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尚未作出进一步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7-6 17:02 , Processed in 0.2351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