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阳一炸鸡店老板因拒绝伟明公司业务员上门回收油脂的要求,业务员威胁说要让城管来查。结果十天内平阳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2次上门“特别关照”。 这是今天官媒披露的消息。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为民营企业“松绑”,让市场重焕活力。在此背景下,平阳县执法局趋利性执法让咸蒸大跌眼镜。这种以执法之名帮企业“站台”乱检查的行为,不仅打击个体经营业者的信心,更是一块破坏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提出的“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的“绊脚石”,相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该给公众一个交代。
报道称,执法人员先查看了店里的废纸油脂处置情况,因为店刚刚开张,油脂还很少,没查出问题。接着他们又到后厨查看垃圾分类,发现没有严格做好分类,就开出了一张整改通知书。
临走前,执法人员给了他一个伟明公司的电话,要求其联系对方签约并提供油脂。
店主认为,“伟明公司这样行为让他很不爽,之后他把油都存着,也没联系伟明业务员。”结果10天后,执法人员再次来店里检查。”在易腐垃圾桶内发现了一张餐巾纸,然后开出一张询问通知书,要求5月12日到昆阳执法中队接受问询。”
记者采访时发现,这家开张仅2个月的炸鸡店已经贴出了“店面转让”广告。店主表示,他曾开过多家餐饮店,但第一次遇到执法人员反复检查、约谈的情况,加上店里的生意一直很冷清,他决定将店面转让。
呜呼哀哉。
咸蒸认为,平阳炸鸡店事件的背后,不仅仅是营商环境的问题,有可能还存在腐败和不良作风因素。在省市明确涉企执法规范,为企业营造更好外部环境下,平阳执法局两次登门为伟明油脂站台,就一张纸巾要求经营业主接受谈话的行为,已明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中的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也反映出这些执法人员与经营主体交往时亲清不分、公私不分,服务企业不走心、不上心。
咸蒸注意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平阳执法局相关人员解释:他们是接伟明公司人员举报后检查的,店主存在误解。
咸蒸想问的是,伟明公司人员举报的内容是什么?是油脂流入非法渠道?还是垃圾分类不到位?那么检查结果呢?有没有流入非法渠道?能给公众一个明确交代么?这种行为是否存在选择性执法和过度执法?
尽管伟明是平阳回收油脂的唯一指定企业,但在商家尚无油脂产生就挥舞大棒的行为,执法人员事实上已成了“创收企业”的工具。这种表现形式不同,实质都是利用职权干扰正常市场秩序,已经严重破坏了亲清政商关系。
平阳这种“执法乱象”理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改进干部作风“洼地”,打造营商环境“高地”的关键时刻,平阳这次事件也暴露出执法人员法治素养的缺失,甚至涉嫌滥用职权。 这种行为是否已经违反《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第76条之“避免重复检查”规定?
炸鸡店“店面转让”不仅是商家对执法乱象的回应,更是对平阳营商环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来平阳创未来曾是平阳县政府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口号,如今成为来平阳没未来。谁的悲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营商环境更是评价一个地区发展水平、潜力、活力的核心指标。执法公正不仅是企业的期盼,更是社会的底线。
对这起看上去“正常的执法”行为,是正风肃纪还是先找关系删帖,网友即可从中甄别平阳营商环境的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