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4286|回复: 0

《温州两家人》编剧李涛擅“虐心”,儿子求“爽感”,父子“偏离”成就金奖《维度》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回帖

4

积分

嫩笋

积分
4
发表于 2025-4-1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在2025年科幻星球奖颁奖典礼上,温籍作家李易谦凭借《维度》斩获长篇小说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温州籍作家。作为国家级非遗瓯剧的传承人李子敏之孙、《温州两家人》编剧李涛之子,其创作既深植本土文化,又以惊人想象力开拓了科幻文学的新疆域。近日,李易谦的父亲李涛接受记者专访,揭秘三代人的创作传承,展现“温州故事”从历史书写到未来想象的维度突破。

w4.jpg

三代人的文化传承

在李涛的记忆里,父亲李子敏一辈子都投身于瓯剧抢救:“我父亲是瓯剧的第一代作曲家,他走遍温州各地,从老艺人那里抢救出2000多个瓯剧曲牌,这些曾经口口相传的旋律,如今成了瓯剧传承的基因库。”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执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李涛的创作,他用《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等作品,持续讴歌改革开放浪潮中温商的拼搏与蝶变。

而李易谦的成长轨迹,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创作萌芽。与父亲希望他阅读经典名著的期待不同,李易谦从小痴迷《科幻世界》杂志、日本推理小说,初中时甚至偷偷创作章回体小说,他的兴趣始终游走在“非经典”领域。李涛曾试图引导儿子阅读《牛虻》等名著,却常撞见李易谦写作业时慌张合上藏着“非主流”课外书的抽屉。“这种‘偏离’最终成就了现在的他。”李涛坦言。

但在《维度》里,能明显看到传承的影子。书中滨海小城的烟火气、人物“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贯穿始终的海洋意象,无不折射出温州的精神底色。李涛评价:“他用科幻的外壳,包裹着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

w5.jpg

儿子颠覆父亲“世界观”

“在接触《维度》前,我一度觉得科幻文学是小众领域。”李涛直言,“但当我作为第一个读者翻开《维度》初稿时,我的‘世界观’被颠覆了。”李涛说,这部融合硬核科幻、悬疑推理与文化传说的作品,彻底打破了他对科幻的固有认知。与传统文学“上帝视角”不同,李易谦采用“读者视角”,以紧凑场景与解谜节奏构建沉浸式体验,李涛不禁感慨:“这种贴近读者的创作思路,我想正是《维度》能成为畅销书的关键。”

这种写作形式的改变,也暗合了时代阅读习惯的变迁。李涛对比父子创作差异:“我们过去写作,注重景物描写、人物心理刻画,一点点引导读者进入情境。但现在他们的写作更加直接。同样一个情节,我可能会用5万字去铺陈,可李易谦仅用500字就能直击要害,更符合现在碎片化阅读的节奏。”而这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也拓宽了李涛对文学表达可能性的认知。

但差异之下,核心始终未变,他们坚持“文学即人学”,坚信优秀的故事必然围绕“人”展开。李涛擅长以“虐心”刻画人物命运的起伏,而李易谦受网文“爽感”叙事风格与电影解构思维的影响,更倾向于追求高效的跨媒介表达。李易谦曾许下豪言:“要小到8岁,大到80岁的读者,都能从作品中获得阅读的快感。”起初,李涛还觉得儿子口气大。可当朋友10岁的儿子读完《维度》后因故事结束而失落时,李涛终于信服,他意识到李易谦真的有能力打造出一部受众广泛的作品,让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沉浸其中。

尝试融入“新怪谈”“喜剧风”

3月30日,当得知《维度》斩获2025中国科幻星球大赛金奖时,李涛的第一反应是“实至名归”。他回忆,书稿刚完成,多家出版社便纷纷递来合作意向,但李易谦坚持等待“中字头”出版社抛出橄榄枝,最终,《维度》花落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李涛坦言:“初读《维度》初稿,我就坚信这作品定能获奖,只是奖项竞争激烈,最终能斩获第几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如今李易谦拿下冠军,我觉得就是四个字——实至名归。”

w6.jpg

更令李涛欣慰的,是儿子在获奖后依然秉持“不重复”的创作态度。“我深知这个奖项对李易谦后续创作意义非凡,他本就性格严谨,对作品精益求精,此次获奖无疑会激励他不断进步。就拿他当下创作的作品来说,《异常:兔子露西娅失踪报告》尝试融入‘新怪谈’元素,《到下个星系就跳槽》则涉足喜剧风格领域,全然摒弃了此前惊悚的写作手法。他没有重复自己,而是在科幻领域不断开拓新赛道,这让我深感欣慰。”

谈及未来,李涛满怀期待:“从我的父亲作为国家级非遗瓯剧的传承人,投身瓯剧抢救工作;到我作为编剧,作为现实派作家,写的内容都没离开温州;再到李易谦写出《维度》,他书写未来,用科幻和家乡一起‘飞’,我也相信一定会飞得更高!”

新闻+

3月30日晚,在荣获科幻星球大赛金奖后,李易谦接受了温州晚报记者专访,这也是李易谦获奖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记者:这个奖项对你而言,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呢?

李易谦:写作是一件很孤独的事,动笔之时,甚至在开始构思时,很难得到直接的反馈,完全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结果、会不会有人喜欢、能不能受到认可。而在赛场上,唯有实力才是硬道理,作品的感染力和深度将决定你能走得多远。

非常幸运的是,包括刘慈欣、王晋康等专家老师在内的评审团感受到了我在《维度》中想要传达的科幻“脑洞”,以及创意、奇观之外的人文思考与叙述创新,这些元素也最终成为《维度》能斩获大奖的重要原因。我们生存的世界是自洽的、残酷的,同时也是温柔的,宏大叙事之外,微观个体的坚守和明知山有虎的精神,同样是支撑人类前行的火光。这些超越了科幻“点子文学”范畴的元素,正是我力求表达的核心。直至此刻,我才从心底确信,自己所选之路无误,那些无数个日夜埋头“码字”的时光,终究未被辜负。

记者:分享一下《维度》的创作灵感?

李易谦:《维度》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起点:一场关于重力消失的梦境、一些长时间在脑海中盘旋的奇思妙想、关于故乡温州的回忆,以及一本独一无二的因纽特民间故事集。当这些元素以一种连我自己都难以理解的方式在脑海中交织融合时,我便产生了将它们付诸笔端的冲动。在跨越时空的四条故事线中,我见证了重力消失后的生态苏醒、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连环案件、部落猎人的月球探险以及大宇宙时代的星际开拓。在这一旅程中,这些故事及其人物逐渐交织在一起,它们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响,我所做的,不过是将它们忠实地记录下来。

w7.jpg

2025年4月19日温州晚报第三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0 00:29 , Processed in 0.32115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