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2566|回复: 0

这些温州阿姨的画真的很了不起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2

积分

嫩笋

积分
2
发表于 2025-3-2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近日,“雁荡山花——乐清女画家九人作品展”在乐清市文化馆展厅启幕,展览汇聚了九位乐清中年女性画家115件中国画山水作品,她们来自不同的职业领域,虽非科班出身,却怀着对艺术的热爱,在繁忙生活中执笔创作,以女性视角展现自然之美与生活感悟。这些画作不仅是她们十年学画生涯的总结,更是一次对“艺术源于生活”的朴素诠释。
image.jpg
参展画家合影

(从左至右依次为:鲍文华、王蓓蕾、南凝平、叶小艳、陈荣、陈彬琼、赵琴、张秀蓉、黄帅平)

展厅内布置典雅,作品按照画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主题有序陈列,参展的九位女画家分别是鲍文华、王蓓蕾、南凝平、叶小艳、陈荣、陈彬琼、赵琴、张秀蓉、黄帅平。她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生活感悟。张秀蓉的《丘壑无语》以当代视角重构山水图式,让观者于墨色间感受自然壮美;叶小艳的《雁荡写生》以苍劲线条勾勒险峻山势,借勾、皴、染之技,于笔墨间诉说对山水精神的追寻;王蓓蕾的《龙潭里写生之一》以淡墨勾勒出古村的宁静与幽静,展现她对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生活的向往。其他画家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这场丰富多彩的艺术展览。

w4.jpg

张秀蓉《丘壑无语》

从“零基础”到笔墨突围

策展人王蓓蕾坦言,展览的契机源于一群“半路出家”女性的共同坚持。“我们九人都是乐清人,身份各异——企业家、教师、公务员、家庭主妇,唯一相同的是,2015年前我们几乎都没专业学过绘画。”十年间,她们常常挤出闲暇时间,跟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博士马明耀研习笔墨。王蓓蕾形容:“我们像雁荡山的野花,无需温室呵护,只管自由生长。”展览主题“雁荡山花”既是对潘天寿经典之作的致敬,也是她们对自我生命状态的隐喻。

w5.jpg

赵琴《经幡飘摇诉虔诚》

赵琴的绘画之旅源于陪女儿学画。“女儿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画,初中为考美院附中去杭州培训,我一路陪伴至她考上大学,她高中美术联考还取得了浙江省第6名的好成绩。”赵琴骄傲地说,“看着女儿画画,我也产生了兴趣。女儿上大学后,我有了闲暇时间,便开始学画。我经常做饭时突然有灵感,丢下锅铲提笔作画,好几次都把锅烧坏了!”

w6.jpg

鲍文华《云卷云舒》

鲍文华是雁荡山脚下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她将碎片化时间化作笔墨灵感:“我的画以小画居多,因为我经常需要开会,所以我大多是在开会的间隙画的。我经常一边讨论,一边在裁好的纸上勾勒山水。”她的《云卷云舒》以半生熟宣纸为媒,用灵动多变的笔触勾勒云纹流动,画面中的树木、山石与流云皆被她视为“生命的存在”。

w7.jpg

黄帅平《塔后春语》

黄帅平的圆梦之旅始于55岁。2019年,这位家庭主妇在王蓓蕾与南凝平组织的公益书画班上首次执笔,“小时候看外公画水墨,总觉得神秘又遥远,没想到自己也能画。”家人全力支持她的创作,丈夫甚至承包了所有家务:“你去画,家里有我。”六年坚持,她从零基础到拿出作品参加展览,用她的话说,“水墨让我找回了外公画案前那个雀跃的小女孩”。

以笔墨重构“多彩人生”

展览背后,藏着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王蓓蕾曾是乐清旅游行业的领军者,经营旅行社、酒店,却在事业巅峰期遭遇企业破产。“人生最低谷时,是何加林老师劝我‘放下过往,专注画画’。画画让我找回了真正的欢喜,也找到了精神寄托,这十年对我来说是修心也是修行。”王蓓蕾眼里含着泪花,动容地说。

w8.jpg

王蓓蕾《龙潭里写生之一》

“年轻时接触过许多书画家,总觉得艺术高不可攀。退休后跟着零基础的姐妹一起学,才发现画画是动静皆宜的修行。”南凝平原本在乐清市文化局工作,退休后才执起画笔,她带来的11件作品中,最受瞩目的是大幅创作《山峦叠嶂千峰里》,她以淡墨反复皴擦,勾勒峰峦奇崛骨相,展现雁荡山幽之境。“大画能随心境调整构图,这幅画的是我心中浪漫化的雁荡山,比实景更自由。”

w9.jpg

南凝平《山峦叠嶂千峰里》

张秀蓉曾经营着一家五金店,2012年,一次公益拍卖点燃了她的书画梦想,2015年,她毅然关闭店铺,在丈夫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书画研习中。“我现在在培训机构教授书法绘画,还在老年大学担任书法老师。这几年,我一边教孩子们画花鸟,一边画着心中所想,常常画到深夜,全然不知疲倦,画画不仅消除了我的疲惫,更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w10.jpg

叶小艳《雁荡写生》

叶小艳是乐清一所寄宿小学的董事长,在教书育人五十余年后,以雁荡山水为创作母题,北斗洞险峰在她笔下化作苍劲线条与皴擦肌理,她说:“退而不休,笔墨是最好的修行。”

w11.jpg

陈荣《清风游云》

而陈荣则以企业家身份诠释艺术跨界,她的《清风游云》以几何块面重构古建筑群,通过疏密错让的现代构成,既保留传统建筑的庄重韵味,又赋予画面现代形式美。

w12.jpg

陈彬琼《无处是无春处》

陈彬琼2019年开始国画创作,她的《无处是无春处》呈现传统乡村与现代建筑融合之景,蕴含对“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共存”的思考。“我想证明退休后的人生依然能绽放光彩,现在正在努力创作,争取早日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她说道。

从私人雅好到公共叙事

王蓓蕾介绍,展览筹备始于2024年底,原本只是九人“阶段性汇报”的简单设想,却意外获得乐清市文广旅体局、文联、妇联等多方支持。她将杭州策展经验融入布展:115件作品按画家分设独立展区,装裱、灯光均按专业美术馆标准设计。“我们没有开幕式,只想轻松地请大家来看画、提意见。”

w13.jpg

这种“去仪式化”的理念反而吸引了大量观众。展览首日,文化馆展厅人头攒动,既有书画爱好者,也有带孩子感受艺术的家长。众人都被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所吸引,纷纷驻足欣赏。一位年轻的观众说道:“这些画家阿姨们真的很了不起,在不同的年龄和职业背景下还能坚持自己的绘画梦想,她们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好,也激励我在自己的生活中勇敢地追求所爱。”乐清老画家周方德观展后挥毫作画鼓励:“看雁荡山花九女士画展,好似一束光使人愉悦。”

w14.jpg

乐清老画家周方德观展后作画鼓励

马明耀作为本场画展的学术主持,对这群“业余画家”的专业性感到惊讶:“她们的作品完全打破了‘非科班’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女性视角的细腻表达。使展览整体面貌既整体又独特。”马明耀还指出,乐清这片土地滋养了女画家们的创作,她们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艺术领域也得到了体现。尽管她们并非专业出身,但通过多年努力,作品呈现出较高的专业性。此次团体性展示将对当地艺术文化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引发更多人对艺术的关注与参与。

w15.jpg

乐清老画家周方德观展后作画鼓励

南凝平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办画展是‘专业画家’的事,现在我们证明了,只要敢尝试,谁都能用画笔说话。”她期待展览能破除艺术门槛:“乐清老年大学已有许多退休女性学画,希望这股风潮继续蔓延。”

w16.jpg

展览将持续至4月10日。九位女性用十年光阴证明:艺术从不问出身,只关乎热爱与坚持。正如王蓓蕾所说:“我们画的是雁荡山水,更是被这片山水滋养的生命状态。”这些“野生”绽放的山花,或许不够娇艳,却以质朴的生命力,为温州的文化土壤添了一缕独特芬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0 00:50 , Processed in 0.33201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