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以“面百顺”“面头师”“面匠师”……为名的平价馒头铺,在温州大街小巷集中涌现。这些小店装修风格统一,大红色门头加上白色的招牌,最不起眼的“白馒头”成为店内主打产品,因10元可以买到10个馒头,常迎来市民排长队购买。
以往买馒头通常在早餐店,店面狭小幽暗,东西摆放杂乱。这批新开张的馒头铺,装修清爽,灯光明亮,手作台直接展示在消费者眼前,揉面师傅身着统一的工作服,整齐佩戴防尘帽与口罩,将食品卫生安全做到了实处。相较于传统馒头店铺自早高峰后的冷清,这些馒头铺从早到晚都不缺客人,甚至在晚上七八点还排着长队。
“来这里主要是便宜实惠,厨房也透明,我都来买黄馒头,黄馒头好吃。”李阿姨买了几次,对口感赞不绝口。平价馒头店靠着亲民的价格和透明厨房,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引领了馒头产业遍地开花。经记者实地走访,仅大南门商圈,“10元10个馒头”的新式平价馒头铺就有三四家,从和面、揉制到蒸烤,每一步都一目了然,既满足了顾客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又增添了购买乐趣。这种亲民实惠的经营模式,也蹭到社交媒体上“网红”的流量,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购买与打卡,让传统馒头焕发新生。“再拍一张,再拍一张。”昨天,两位年轻的姑娘买了馒头后,正举起手里的馒头对准店面拍照,她们是特地来打卡这家店铺的,拍了照片发小红书。此外,平价馒头铺也在抖音平台开出直播,团购价格比现场购买还要更便宜。馒头等传统中式面点的再次崛起,离不开西式糕点价格的持续上涨带来的“替代效应”。近年来,温州烘焙类产品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以前一个普通的吐司价格在5元至7元,随着口味与品类的增加,如今动辄20元到30元。涨价导致部分消费者购买欲下降,平价面食迅猛填补上这一空白,抢占市场。“面百顺”隔壁不远处就是一家烘焙店,光顾的顾客寥寥无几,一辆公交车在门口的站台停下,一大批消费者直奔馒头铺而去。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网红馒头的爆火给了温州馒头行业乃至食品行业一个示范,这场始于价格因素的消费迁移,正演变为传统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试验。如何在保持平价的同时构筑产品护城河,将成为从业者的考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