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554|回复: 0

温州一3岁男童误触中药泡脚桶被烫伤!家长涂牙膏险酿大祸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嫩笋

积分
1
发表于 2025-2-25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面对孩子突发的烫伤,年轻的爸妈们往往手足无措,这时容易听信家里老人的土方法来治疗,比如抹酱油、涂牙膏等等。殊不知,这种行为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新的伤害。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

2025年2月23日晚8点,温州市某小区内,3岁的阳阳(化名)在家中玩闹时不慎撞翻奶奶的中药泡脚桶,右手瞬间浸入滚烫药水中,而当时泡脚桶里的水温达85℃。随着刺耳的哭喊声,看到阳阳情况的奶奶慌乱中拿来薄荷牙膏,并将半管薄荷牙膏挤出厚敷伤口,患者父亲发现时已经制止不及,只能来到温医大附二院龙湾院区急诊向医生求助。

一到医院,爸爸举着阳阳的右手向护士示意,护士小林隔着口罩都能闻到浓浓的牙膏的薄荷味,“怎么受伤的?”护士急忙问,“开水烫伤以后,家里老人给涂了牙膏,没有冲水,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只能赶紧带来医院。”医生和护士看到阳阳满是牙膏的小手,又心疼又无奈。
微信图片_20250225081941.png
来源:温医大附二院
温医大附二院急诊创伤外科贾中亨接诊后检查伤口,经查手腕处深二度烫伤,手背处一度烫伤。“烫伤后用牙膏厚敷的处理方式相当于在伤口上盖棉被,既阻碍散热又增加感染风险。”贾中亨表示,牙膏管口菌落数超10³ CFU/g,会增加创面感染风险,且牙膏导热系数远低于水的0.6,形成保温层导致真皮层温度不能及时散热,加重烫伤,未及时降温的烫伤创面,1小时内损伤深度可增加40%。此外牙膏附着力强,机械清除过程破坏残存表皮干细胞,延迟再上皮化进程,加重损伤延迟愈合。最终,贾中亨团队耗时2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浸泡才清除牙膏残留,并对伤口进行了金夫宁等药膏的外敷。
贾中亨介绍,烫伤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发生的损伤,所以意外后的应急处理非常重要,意外烫伤,记住这五字箴言——冲、脱、泡、盖、送。“冲”即被烫伤后,第一时间用流动凉水冲洗烫伤伤口或部位。时长在15—30分钟。“脱”,即在冲洗的时候,小心地把烫伤部位周围的衣物脱掉。如果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千万不要硬拉,用剪刀把周围的衣服剪开就行。“泡”,烫伤的部位泡在冷水里,继续降温。“盖”,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伤口。“送”,处理完这些,赶紧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来“拯救”受伤的皮肤。
医生提醒,各种奇奇怪怪治疗烫伤的“偏方”千万不要尝试,伤口涂抹异物只会大大增加伤口感染风险,还会妨碍医生判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0 00:53 , Processed in 0.30051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