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市民反映瓯海大道北主道高翔路下匝道处的护栏出现高差问题。对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日常维养中已及时发现,并经专业评估判断该桥梁不存在结构性安全隐患。
为保障市民安全行车、安心行车,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护栏高差问题成因该位置护栏出现高差问题,主要由于匝道桥梁结构和桥台后填土路段的沉降程度不一致,产生不均匀沉降所导致。
瓯海大道匝道大样图
现场勘察情况经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理中心与市设计集团桥梁设计专业人员现场勘察,瓯海大道北主道高翔路下匝道路面已通过沥青摊铺的方式进行接坡处理,目前暂无跳车隐患,伸缩缝状况良好。经过测量,现状匝道桥部分的护栏高度约为95cm,填土段匝道护栏高度约为75cm,系台后沉降接坡后未同步进行护栏提升引起。经专业评估并征询桥梁设计专业人员意见,结合上年度市管桥梁第三方检测情况,判断该桥梁目前无安全隐患,市民可放心通行。
下步,市市政管理中心在日常维养工作中,将针对此类影响设施外观形象的问题,逐步开展设施形象品质提升,力求为市民营造更安全、更美观的出行环境。
相关链接近年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瓯海大道匝道“桥头跳车”问题,积极开展全面排查。针对类似由不均匀沉降导致的问题,市市政管理中心采取了分级分类处置方法加罩沥青方案施工。对于部分路段实施了桥台过渡段接顺处理,即通过填充沥青来平顺路面,在此过程中,部分路段的护栏高度会相应降低。
针对高度降低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护栏,市政管理中心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增设不锈钢防撞护栏、植筋增加混凝土护栏高度等方式消除安全隐患;而对于暂未发现明显隐患的护栏,会将此类问题纳入后续维养计划逐步推进。
“桥头跳车”治理主要手段:①在路桥过渡段通过加铺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桥头不均匀沉降路段进行调坡;②采用道路开挖,台后换填泡沫混凝土、粉煤灰等轻质填料的方式;③采用压密注浆、或布置桩基等方式。现阶段,温州市桥头跳车治理主要采用在路桥过渡段通过加铺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桥头不均匀沉降路段进行调坡的方式。采用加罩沥青方案施工,主要有资金投入小、安全性高、施工周期短、交通影响较小等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