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7|回复: 0

最新!温州中学扩建校区这样设计!

[复制链接]

401

主题

0

回帖

200

积分

老蟹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4-8-30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近日,温州中学扩建项目正式开工了,那么新校区到底长啥样呢?记者了解到,新建校区的校园建筑整体采用了院落式布局,里头还藏着许多“惊喜彩蛋”。


新建校区可容纳22个班级


据了解,此次新开工的温州中学扩建项目,位于温州中学本部和新疆部两个校区之间,该项目将连接贯通老校区实现校园完整一体,总用地面积约30.62亩(其中周边绿地2.97亩)、总建筑面积约4324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842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4820平方米。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学生宿舍等,预计于2026年秋季建成投用。新建校区预计可以容纳22个班级,新建教学用房约60个大教室,学生宿舍约165间。学校扩建后,对于市民较为关心的扩招问题,温州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暂时没有相关的招生政策。


d234x77wZp3o7435.jpg




温州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扩建项目地块西侧为瓯越大道,是城市高架与轻轨,噪音较大,东侧为三垟湿地,景观资源最佳。新建校区位于本部与新疆部中间,不仅需要满足自身功能,还需要延续两个校区的肌理。“常规教学楼布置形式适宜南北长、东西窄的场地,本地块东西向狭长,南北短,最优的布局是院落式布局。”


通过对于本部和新疆部的肌理研究,本部与新疆部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文化轴线,形成校区轴序感,成为缝合校园肌理的线索,新建校区的功能排布将围绕着这条轴线展开。


命名灵感来自校史


据了解,浙江省温州中学创办于1902年,为清末大儒孙诒让所创办,初名“温州府学堂”,历史上几经更名、几度迁址,从中山书院到府学堂,从省立第十中学到1985年更名为“浙江省温州中学”。校址从初创时的温州市区仓桥、道司前,一路辗转青田水南、泰顺江口、文成南田、九山湖畔,到现在的瓯海三垟。120余年来,温州中学先贤林立、名师荟萃,教育家孙诒让、刘绍宽、洪彦远、金嵘轩等,数学家陈叔平、文学家朱自清、“一代词宗”夏承焘……都曾从这里走出。


L2f4MleIOaO6oQ6O.jpg




据介绍,新建校区的校园建筑便是受了受温州中学的前身“中山书院”的启发。在校园建筑形态和空间组织上,采用“院落”来组织形态,将教学区与生活区打造成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共享的“院落空间”,当中做历史文化,外部做未来科技,东部做绿色健康,三位一体。三个书院式中庭,采用温州中学曾经的校区命名,分别为中山书院、仓桥、道司前。据了解,仓桥校区与道司前校区分别为民国时期1925年至1939年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


Lk0UPu9Is5tdkTMs.jpg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的校舍不仅是温州中学文化的传承,更是与对未来的对话,是温中对于未来的展望。扩建校区与老校区一体化考虑,确保新老校区功能互补、统筹使用,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温州中学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品牌形象,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新校舍与老校区延续呼应


新建校区建筑到底长啥样?据介绍,新校舍的设计中藏着许多细节,延续了校园空间文脉。


新校区的开窗比例与老校区统一,立面色彩也与老校区呼应,既是一种延续,也为老校区的改造进行超前的预演。四层北侧平台还可远眺三垟湿地以及老校区的建筑物,仿佛建立起了时空对话。另外,入口空间处,内退的弧线与道路也是与老校区主入口相呼应,两侧弧形墙面可设置文化浮雕景墙,记录温中知名校友名录,入校学子进门便可感受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


spnVu80G0cVP00U8.jpg


w114lxdxdL3hhhjD.jpg




沿城市高架的西立面,是校园重要的展示窗口,西侧整体立面造型宛如展开的书卷,并将温州中学的校徽图案进行抽象化提炼,象征着一扇未来之门。下方规则排列的竖窗恰似点点繁星,隐喻了广大温中学子在世界各地发光发热,共同铸就了温州中学美好的未来。建筑的东南立面,以舒缓的水平线条贯穿建筑整体,丰富的退台与景观挑台,使建筑与湿地景观融于一体。东侧形体展开,采用退台形式,充分融入湿地景观,让学生可以享受宽阔的景观视野。建筑利用层层退台,在有限的地形中,建设立体园林,形成丰富多样的观景视野与疗愈景观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交流空间。西北立面上的弧形墙体恰似一幅幅卷轴建筑整体造型现代,富有视觉张力。


bfeZk60Y0d2K6b50.jpg




自1902年创办以来,温州中学始终秉持“英奇匡国,作圣启蒙”校训,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近年来,温州中学在拔尖创新育才工作中成效显著,是温州优质教育的一张“金名片”。接下来,温州中学将继续传承弘扬优良传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实践先进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巩固提升教学教育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动员优秀校友回乡创新创业,为温州实施“强城行动”、打造“全省第三极”贡献更大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19 03:41 , Processed in 0.18701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