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是第36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是“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近日,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发布温州“肥胖地图”。
根据2023年温州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显示,我市18周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为10.99%。其中,龙港市居民肥胖率居全市首位、永嘉县居第二、平阳县居民肥胖率最低。其中,肥胖人群集中在45~59岁年龄段,男性肥胖率略多于女性。
有道是“春季不减肥,夏季徒伤悲”。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科员、浙江省营养教育讲师团铜牌讲师刘倩倩做客本期《关“健”对话》,教大家如何避免这“沉重一击”。
,时长03:10嘉宾简介
刘倩倩,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科员、浙江省营养教育讲师团铜牌讲师。
龙港市居民肥胖率居首位问:在温州十二个县(市、区)中,哪个地方的居民最胖?
刘倩倩: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指标通常用体质指数(BMI)来计算,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2。BMI正常值范围为18.5~23.9,<18.5为偏瘦,24~27.9属于超重,≥28属于肥胖。
根据2023年温州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显示,我市18周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为10.99%,龙港市居民肥胖率居全市首位,高达16.67%;永嘉县居第二,为14.62%;平阳县居民肥胖率最低,为8.00%。
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供图
问:那在全国、全省的范围来看,温州的肥胖率如何?
刘倩倩:全国2020年调查显示,我国18周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为16.4%。浙江省2022年调查结果显示,我省18周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为10.58%。由此可见,温州市18岁以上居民肥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稍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问:在我市的肥胖人群中,集中在哪个年龄段?男女比率如何?
刘倩倩: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我市居民肥胖率分年龄段分布为:18~44岁年龄段肥胖率为11.51%;45-59岁年龄段肥胖率为11.93%;60岁以上肥胖率为10.11%。肥胖人群集中在45-59岁年龄段之间,而且这个年龄段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2.74%和11.14%,男性的肥胖率比女性多1.6个百分点。
我市居民吃肉多吃菜少问:肥胖率高的地方,是因为当地居民吃得太多吗?我市居民的营养状况如何?
刘倩倩:肥胖的发生与居民的膳食结构是息息相关的。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市居民膳食营养的主要特点为:“三多四少四合理”,也就是说,我市居民对于畜禽肉、水产类、盐等摄入过多,水果、蔬菜、奶类以及食物摄入种类较推荐量摄入不足,谷薯杂豆类、蛋类、大豆及坚果、食用油的摄入量在合理范围内。
我市肥胖率较高的几个县(市、区)大多显示居民的畜禽肉摄入量较高,超出推荐量上限的1.5倍,而蔬菜、水果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肉类食物虽然能给我们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但所含的脂肪酸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尤其是动物的内脏,过量食用会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建议控制禽畜肉类的摄入量,可用鸡肉、鸭肉、鱼虾这类脂肪含量低的动物性食品来代替猪肉、牛肉等畜类。
问:减肥的核心是“管住嘴,迈开腿”?
刘倩倩:是的,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是肥胖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
首先,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像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富裕型”膳食结构极易导致肥胖的发生。合理的膳食模式是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保障食物摄入多样化和平衡膳食,保证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同时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暴饮暴食、进食速度过快以及喜食油炸食品、甜食等高热量食品也会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
其次,身体活动不足、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很多人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这样我们摄入的能量无法消耗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同时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培育“未来营养”健康社区问:在加强体重管理方面,我市疾控部门推出了哪些举措?
刘倩倩:为预防和控制居民肥胖的发生发展,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市疾控中心开展了以下相关工作:
疾控部门每年会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我市居民膳食结构、超重肥胖及各种营养素缺乏等营养现况及变化趋势,为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疾控部门依托全民营养周、学生营养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营养健康宣传活动,例如开展一些线上知识竞答,在电梯、出租车显示屏投放合理膳食的宣传标语,进社区、校园、工厂开展知识讲座、膳食指导等,提高公众对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我市目前积极推动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餐厅建设,不断推广营养均衡配餐食谱和健康科学烹饪模式,提高营养服务水平。如对养老院、学校、社区食堂等重大场所、重点人群开展供餐指导,指导内容包括食物种类的选择、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电子营养师软件的使用以及制订一般人群及特殊人群的食谱,其中包括肥胖人群的减重食谱。
此外,我们还着手培育“未来营养”健康社区。在体重管理方面,我们利用“智慧游步道”“百姓健身房”等场景,设置运动人脸识别设备,通过屏幕体感抓拍,掌握居民的运动轨迹和时间,督促大家合理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