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康宁医院公布一季度主要运营数据及指标。其中,住院床日数达到89.7万,较同期增加16.5%,住院平均每床日总开支同比下降10.7%至360元;门诊人次数目为12.1万,同比减少3%,门诊均次总开支同比增加11.2%至446元。
从数据中可看出,康宁医院在今年一季度的门诊获客方面略有挑战,但住院床日数方面有显著增长,床位资源进一步优化。不过,医院对其住院治疗服务开支上进行了控制,也使得这部分数据有所下降。
在过去的2023年,康宁医院实现扭亏。数据显示,该集团的年收入为15.96亿元,同比增长7.5%,归母净利润为8590万元,较2022年相比扭亏为盈。同时,无论是收入还是净利润,康宁医院2023年的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在2022年,受财务计提影响,康宁医院的亏损约2400万元,是公司2015年港股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对比其近期状况来看,这家公司似乎已经迎来了新生,并且还在缓慢扩张。
截至2023年底,康宁医院下属的自有医院已经增至32家,较2022年底的29家继续增加3家,其中还包括一家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怡宁心理互联网医院。在2023年内,该集团的运营床位数已经增加至1.13万,较2022年底的9688张有不小的增加。
基于此,康宁医院的自有医院业务也在继续增长。2023年内,康宁医院的自有医院运营收入已经达到14.85亿元,较2022年增长8.7%,自有医院营收占比已突破九成。
康宁医院是业内知名度不低的专科连锁医院,也被投资者称为“精神病院第一股”。作为民营医院集团,其资本化之路也备受关注。截至目前,自爱尔眼科于2009年创业板上市之后,再无第二家民营医院在A股独立上市。
康宁医院由精神科医生管伟立创立,最早在2015年底于港股上市,2016年启动A股上市进程。2017年3月和7月,因更换法律顾问和签字律师离职等原因,接连出现两次中止审核。最终,在2018年1月,康宁医院首发申请被发审委否决,二次上市宣告失败。
2018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提出,康宁医院在同业竞争、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关联方与关联交易、工业物业改为医疗用途、房地产投资等方面存在疑问。此后,为了继续上市,康宁医院方面也频频做出调整,以此证明自身正在进一步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例如,在申请A股上市之际,被发审委质疑的托管业务问题,在随后得到了调整——有些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终止了托管合作,有些则改制为有营利性质的有限公司。同时,2021年6月,康宁医院剥离涉房业务,将下属的温州国大投资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协议转让给了管伟立,同样也是为A股上市做准备。2021年8月,康宁医院宣布拟发A股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但是,在2022年初,康宁医院爆出资金流丑闻,同一时期,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宣布辞职。当时,普华永道发现,康宁医院的一些大额款项总是会因为一些合理性存疑的理由在公司账户和个人账户间流转。款项累计在千万元之上,涉及的人员包括公司高管。
于是,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康宁医院经历了时间超过一年的调查。最终,2023年4月的调查结构显示,曾经的财务总监王红月承认,其向调查公司谎报了她与公司前雇员的资金流动为借款和还款。该名前雇员代表王红月个人投资了一家医院,也就是存在公款私用的行为。
另外,王红月还承认,其之前向调查公司提供的借款明细存在事实错误,包括非蓄意的人为错误和蓄意的虚假陈述。这些都体现了康宁医院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虽然该公司已经对前述事件进行了处置,王红月也辞任公司财务总监。不过,至今为止,康宁医院的A股上市目标仍未实现。
除了精神专科,康宁医院还在“银发经济”方面挖掘商机。今年1月15日,国务院发布《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截至2023年底,康宁医院集团已开设老年医院6家,在建康养项目1个,开放床位约2540张。2023年度,这部分医疗业务的收入为4.27亿元,占集团自有医院运营收入的28.8%。
康宁医院并非在今年才新切入老年医院领域,作为中国最大的精神专科连锁集团,它原本就在医养融合方面具有业务基础,医疗服务能力也包含对高龄、失能、失智、慢性病等方面的应对。不过,比起精神专科,康宁医院的老年医院业务似乎没有太多特色。
在二级市场上,继康宁医院披露2023 年经营情况后,公司的股价较2月底的低点有所回升。进入4月后,该公司的股价均价约11.8港元/股,市值约9亿港元。不过,该公司的市值已长期处在较低水平。2021年6月末,公司的市值曾涨至40亿港元的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