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是多年从事急诊一线的好医生——陈玲珑;
一位是心脏骤停的16岁花季少年——小郭。
原本两条轨迹的人生,因为一场生命的意外而相遇。
死神就像一座大山,要翻越它,离不开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医疗技术。
“我和你都不能放弃!”成为了这对年龄跨度超过20岁的医生和患者的生命之约。
“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此,我要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全心全意的付出与努力,您们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有力地诠释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高尚医德。”患者及家属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再三表示感谢。11月17日中午,这一幕感人的画面出现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少年突发心跳骤停
精湛技术创造奇迹
时间回溯至6月6日,当天16岁的小郭在校园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学校发现后马上予以心肺复苏,同时呼叫120救援。120院前急救人员到场后立即着手抢救,在高速飞驰的急救车上一边实施心肺复苏,一边通知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做好接诊抢救准备。
一场生死时速的接力赛就此展开。
生命大于一切,病情就是命令。温州市人民医院忙碌的抢救室在接到电话后立即上报科主任及护士长,同时紧急调整床位,准备气管插管、呼吸机、心肺复苏仪,抢救人员原地待命,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患者送达抢救室后,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电除颤等系列抢救措施紧张而有条不紊进行着。来院时发现患者室颤心律,瞳孔散大直径6mm,并出现室颤心律,有ECMO上机指征!
急诊科主任陈玲珑向家属及陪同老师告知患者病情并征得同意后当机立断启动ECMO团队,在持续复苏的情况下,紧急评估血管情况、置管、上机等操作顺利流畅,短时间内ECMO成功转机。患者血压越来越稳定,瞳孔有对光反射,生命重新起航!
一点一滴 少年正在回来
好消息让人振奋
随后,患者转入EICU继续治疗,病情逐渐平稳并有好转,护理团队24小时不间断精心护理,ECMO团队24小时的守候,保证病情变化时随时处理,确保安全。
一个星期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经过评估,患者心脏功能达到撤机条件,ECMO团队再次集结,成功撤机!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渐恢复。
❤
这已不是温州市人民医院第一次抢救患者于生死线之际,锦旗之下,是患者的信任和认可,也是医护人员的应尽责任。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患者的真情流露,每一句真诚的感谢,都给予医护人员无尽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