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记者》
“记者的名字永远与新闻连在一起。”著名记者、新闻前辈艾丰的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的记者生涯。 “新闻的力量始终与调研连在一起。”没有调研,就没有新闻价值高、冲击力强的新闻。多年的新闻实践使我获得了这个深刻的体会。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我的新闻从业有了明确的方向。 从业35年间,在上级与同仁等有力支持帮助下,我采写了数百篇被一些人士认为有一定深度、厚度、强度的新闻调研稿,领域涉及时政、财经、农业、司法、金融、环保、教育、医疗等几十个方面。其中很多稿件受到高层领导关注、发挥了决策参考作用,推动了实际工作,有多个调研报道中的人物被树为全国“时代先锋”。 与时代共频,与新景同框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蜚声遐迩的温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强劲的改革开放东风吹皱了一池春水。这样的热土,给新闻记者提供了广阔的调研天地。“积极作为,不负时代”这个朴素的理念总在鞭策着我。 1984年夏,“龙港”这个陌生的名字跳入我的眼帘。 那曾是苍南县濒临东海支流鳌江的5个荒芜的小渔村。这一年,“忽如一夜春风来”,唱出了“春天的故事”。 那时,当地及周边乡镇大批“猴子”“狮子”(当地人比之万元户、十万元户)蜂拥而至新设立的龙港镇大兴土木盖房子,原本空荡沉寂如一张白纸的龙港处处机声隆隆、新房林立。 经初步了解,得知那里的动静真的不小,原来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造城运动”。我时任浙江日报记者兼温州记者站站长,决定“扑”上去调研。但是,这在当时非常敏感。在“资社之争”“资本主义看温州”的阴影笼罩下,政治立场“划线”不仅报道发不出,而且可能给我带来不小的风险。 但我“年少不更事”,本能地被燃烧的激情和新闻敏感驱使,排除重重阻力,与同事深入龙港采访,试图探究这场改革究竟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我们采访了龙港镇党委书记陈定模,农民专业户方崇钿、赵开良等一大批干部群众,与他们促膝交谈。实地考察了一条条新马路、一幢幢新农房、一家家新商铺、一处处新设施等,耳闻目睹获得了大量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素材,发现了龙港的“改革之奇”“创举之功”“造城之美”——这里掀起了一场中国农村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广大干部群众在陈定模的带领下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大胆冲破一重重藩篱,开展农民自费造城运动。允许私人“买卖土地”到龙港建房并拥有房屋产权,发予“蓝印户口”,允许农民“背井离乡”自理口粮“跳龙门”进龙港落户,经商、办厂、开店,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镇)里人。改变以往由政府主导的建城建镇模式,实行政民共建,创出“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的新型建城模式。仅仅两年工夫,这片昔日凋敝的小渔村神奇般崛起“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成为中国改革的一颗耀眼新星。 我感到这件事很震撼。这是中国改革的“东方启动点”,具有全国意义。虽然这场改革对国家现有的一些体制、法规、政策有突破,但从实际出发,它利国、利社(会)、利民,值得大书特书。为此,我与同事沈胜良不怕风险,冲破重重阻力,在报社编辑、领导的有力支持下,1986年9月16日,刊发了近5000字长篇通讯——《龙港新镇的崛起》。 这是浙江省级权威党媒首次报道龙港。龙港一名从此不胫而走,外界的质疑声也渐然消散。“破冰之作”也产生“邻里效应”,许多外省媒体纷纷跟进。 从这以后,龙港成为我的新闻调研基地,在十多年时间里,持续全方位跟踪调研龙港的新气象、新情况、新问题,频频发出有一定影响力的报道,为龙港的改革形象进入全国层面作出了贡献。 到1994年,“中国首座农民城”龙港历经10年改革取得惊人的成就,成为一座闻名遐迩,颇具工业、商业、城市服务功能的新型城镇。 新的问题伴随而来。我发现龙港陷入“成长的烦恼”:鱼儿大了,鱼塘小了。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现有的镇级行政体制突出制约了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我与新华社国内部记者一道深入龙港调研。我们听到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新声:改革体制,撤镇建市。 这事在当时非常敏感。我们站在推动中国农村城镇改革的角度审视,排除有关方面层层封锁信息、施压基层干群等阻力,严谨深入、多方调研。采访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以及路人、小商小贩等,参阅大量城市建设资料、学术报告、科研成果和前沿信息,也采访了反对或对龙港撤镇建市持有疑虑的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等。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个重大课题:“龙港之困”和“龙港之光”,认为龙港撤镇建市已呼之欲出,正逢其时,广大干部群众及专家学者的呼声建议值得高度重视,龙港撤镇建市的方向正确、路子对头,顺应了中国城镇改革的潮流,代表了中国农村小城镇沐浴城市之光、走向现代化、城市化的方向。 为此,我们的报道在新华社通稿、《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积极呼吁龙港撤镇建市。这些报道犹如催生剂,“催”出龙港获得走向城市化的重大机会。其中,参考报道受到决策层重视,随后,国家11个部委办联合发文,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龙港列居首位。 小城镇研究专家李铁说,龙港是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新华社的调研报道敏锐而及时地抓住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新问题,提出了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建设性地勾勒了未来现代化新型小城镇发展的新框架、新模式,这对中国农村改革、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19年,温州龙港镇历尽艰辛,终于迎来历史性跨越,成功实现撤镇建市,龙港市横空出世,成为中国首个镇改市的典范。 几十年间,我守望温州,通过深入新闻调研,发现了许许多多靓丽的“温州之新”“温州之美”“中国之最”。对此,我以高涨的热情和激情,“疯狂”地采访报道,同行称我是温州的“拼命三郎”。诸如采写了《温州百万农民闯市场(合作)》《中国农村爆发第二次“土地革命”》《温州运用市场经济大兴旧城改造》《十大专业市场与家庭工业的魔力》《乔石同志察看温州夜市》《温州市场经济的魅力》《“胆大包天”王均瑶》《温州实行全社会一体化养老保险》《温州城市建设市场化》《“效能革命”席卷温州》《温州公车改革冲击波(合作)》《质量立市——温州赋予城市新内涵》《民间金融监管开启“温州范式”》……一些调研报道在海内外影响深广。 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效为标尺 在大兴调查研究的统一要求下,具体如何做好调研工作,不同行业有各自的理念和原则。作为以客观公正报道事实真相、实行舆论监督为职责的新闻记者,我的切身体会是,价值观引领,良知正义为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发现问题,善于推动问题解决。 新华社有几句代代相传的“社言”:“调研是新华社记者的看家本领。”“不会搞调研,就不是一名称职的新华社记者。”掌握这个“看家本领”,它的灵魂便是坚守良知正义。 记者的天职是铁肩担道义,弘扬正气,维护公平,匡扶正义,激浊扬清,针砭时弊,鞭笞丑恶,传播正能量。 2003年4月20日,“浙江第一贪”“巨贪女官”、温州市原副市长、时任浙江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出逃美国。杨秀珠在温州官场是个有很大争议的人物。她因擅长走“上层路线”而得势,一度成为权倾温州的“牛人”“巨贪”。她的出逃,震动温州,在浙江省内外引起巨大关注。 我对杨秀珠有比较深透的认识。1987年,杨秀珠任温州市规划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时就能“呼风唤雨”。一些干部群众对她反映强烈,揭露她一系列严重腐败问题,诸如利用职权大捞房子、“走后门”为家人安排工作等。我时任浙江日报记者兼温州记者站站长,针对这个炙手可热的“女强人”,我不惧压力、风险,大胆采写了一篇犀利的批评稿《杨秀珠以权谋私》。此稿发排上版前,我与杨面对面核对,她对事实无争议,但解释了一大堆理由。当时,杨秀珠尚在台上,她拼命走了“上层关系”,稿件最终虽未能见报,但这是首次对杨秀珠发出了来自新闻界的震慑。 她出逃之后,温州广大干部群众呼声极为强烈,盼望将她缉拿归案。我立即抓住这个反面典型,深入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度调研,充分掌握、查实了她的大量腐败事实,将其腐败问题摸清摸深摸透。结果除了充分掌握、查实了她的大量腐败事实外,还搞清了其腐败的手段和特征,即利用一手垄断房地产开发这个“腐败王国”,专断议价出售土地、借机疯狂敛财。更重要的是,还挖到了腐败根源,那就是长期以来她靠走“上层路线”起家,得到袒护、包庇,甚至纵容、提拔。 我清楚意识到,杨秀珠这个腐败之根极为敏感。要不要触碰,是个艰难的选择和严峻的挑战。如果不抖落,哪怕我的调研再出色也没有力量。新闻调研的生命首先是要用无懈可击的事实说话,然后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即梳理、抽象、概括、总结。按照这一要求,我对两者都必须直面之。经过反复、激烈的灵魂搏斗,我最终下决心不顾个人得失与安危,毅然选择了良知与正义。 我和其他同事有关杨秀珠腐败问题的这组新闻调研稿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2004年2月,浙江省检察机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杨秀珠发出了“红色通缉令”。2015年4月,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际中心局发出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红色通缉令”,杨秀珠被列为“一号百名红通”人员。2016年11月16日,杨秀珠回国投案自首。 事后我想,如果这篇调研报告没有注入良知与正义之魂,就是“漏了一口气”,好比一间散了架的木屋,外表再华丽也是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硬核和价值。 1996年7月,有几个私人老板到温州永嘉县一个偏僻贫困的小乡村勾结当地个别干部,用欺骗手段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违规建造私人水电站。此项目断水筑堰,造成当地2000多户村民生产、生活严重缺水,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可是,当地个别乡、县干部力挺私人老板。县、市司法机关甚至护恶惩善,不惜滥用刑律拘捕、治罪无辜的农民。干群矛盾激化如烈火燃烧。 我经过一次次深入调研,弄清了事实真相,辨清了是非曲直,厘清了复杂关系。面对多重巨大的阻力、压力,特别是暴力威胁,我依然选择良知正义当先,不畏邪恶和权贵,不惧人身危险,锲而不舍跟踪调研长达3年,打了一场持久战。 正义所至,金石为开。我在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刊发的多篇调研报道和不懈努力终于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最后永嘉县采取果断措施,不惜向业主“补偿”200多万元,彻底废除了这个已开工上马、备遭民怨的私人水电站,使其寿终正寝,成功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纠正了永嘉县法院对多名村民作出1年有期徒刑的不当判决,改为缓期执行。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当地村民立碑以志,将我的名字铭刻其中。此事加深了我对良知正义与新闻调研两者关系的理解。良知正义既是新闻调研的魂,也是“核动力”,有了它,记者的新闻调研才能持久“续航”。 多年的新闻调研实践,但凡遇到利益与风险相交、错误邪恶与良知正义相博时,我总努力一以贯之,不改初衷,义无反顾最大程度选择“原则优先”。 扎独立精神之根,发前人之所未发 新闻调研一大忌是见风是雨、人云亦云、随大流、跟风盲从,失去独立性。成功的新闻调研应该是建立在新闻记者独立思考的根基上。 时光倒退一二十年,当时中国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江河污染严重困扰着华夏大地。一些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河水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在这个背景下,2012年5月初,温州“火”了一件事。一位领导在调研城市污水治理时发出“雷人雷语”:“检验治理温瑞塘河(温州母亲河)的好坏,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标准,而以环保局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能否带头下河游泳为标准。”“在哪条河道游泳,要由大家说了算。” 这个别出心裁、不以权威科学检测数据、而以人体感官体验说话的“新标准”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有网民称之为放出一颗“卫星”。多家媒体纷纷跟进,争相报道这一“新理念”“新思维”。一时间,出现众媒一词的“盛况”。结果治理污水的风向被带偏:环保局和环保局长是河流治污的第一责任人。 在这个导向推动下,不少网民以调侃、讽刺的心态争相为环保局局长寻找游泳的河段,网上贴出一条条黑臭熏天的“游泳胜地”,甚至有人发微博悬赏20万、30万元邀请本县环保局长跳入污河游泳。 一时间,众人皆醉鲜人醒。 面对这场刹不住车的“闹剧”,我理性观察,平静看待、独立思考。在新华社浙江分社总编室的有力支持下,我一头扎入调研之中,以图用调研之钥打开理性之门。 污水治理好比“九龙治水”,“龙首”在哪里?经过多方深入调研,我发现:原来“龙首”第一责任人其实并非环保局局长。河流污染“问题在水面,根子在地面”。诸如负责截污纳管的是市政局,堵截上游养殖基地猪粪排放的是农业局,疏浚河流的是水利局,审批化工污染项目的是规划局、发改委、市政府,监管工厂污水偷排的是环保局等。可见治理河道污染是一个艰巨、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环保局的人马总共只有“七八条枪”,且是“红缨枪”(对各类污染人无处罚权限或力度不足),他们的法定职能主要是监管工业企业的违规排污。我又调查了省、市相关法规、政策(躺在档案馆“睡大觉”多年)和政府职能,发现治理这条母亲河人人有责,第一责任人不是环保等某个部门,而是市、县、区三级政府。 由此,我将这一调研结果以《温州: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能否“河治水清”?》《“九龙治水”的“龙头”在哪里?》《新媒体时代中国环保官员“压力山大”》(与吕秋平合作)等文,通过新华社通稿、新华网、新华社对外报道等方式以与众不同的声音向海内外发布。这些报道像下了一场宵雨,一夜之间把“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高烧”浇凉了。人们渐渐趋于冷静、理性。 后来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这一体现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的调研没有错。第二年,浙江省委全面实施以治污为主的“五水共治”宏大战略,明确规定治水的第一责任人是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2016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国推行治理江河湖泊“河长制”,明确规定各省、市区的“总河长”由党委或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独立思考的背后其实是批判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怀疑性思维、反向性思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温州的高光时刻。以市场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四千精神”为特征的“温州模式”蜚声遐迩。但进入21世纪后温州逐步式微了。2013年7月14日。我以事实为依据,发出长篇调研报告:《“温州落后”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警示?》(与孟华合作)。导语的首句尖锐直击主题:“温州落后了!” 该调研报告被全国上百家媒体、网站转载,产生较大的冲击波。它给了温州政界、工商界一记警钟、一剂猛药。时至今年1月,有媒体在《温州困境,一个值得所有地级市警醒的样本》报道中,仍然大量引用了我们这篇调研报告的观点和内容。 我体会到,记者的独立性不是标新立异,不是特立独行,也不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更不是盲目个性张扬、自以为是、为所欲为、否定一切。 真正的独立精神是发自内心、依之于理性,最后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是戴着镣铐的独舞。 我感到,树立独立精神的奥秘,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这就是自信自尊,将调研对象置于平等、平视的位置,哪怕是大老板、大领导、大牌人物、大腕明星等也是“一视同仁”。其次要有骨头,不要阿谀献媚。若失去风骨,即使能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也会不敢表达及付诸行动。第三要无欲无求,无欲则刚,不要掺入利益性的念想。 勇于拉下“脸皮”,把住“实际”定力 调查研究由两个方面有机组成:调查与研究,两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调查工作好比是建筑房屋的基石,是一个多方、多层、深入了解事物表象的基础形态。研究工作好比是构建房屋的梁栋,是一个归纳、提炼、总结、升华的高级形态。 不论是调查还是研究,都需要求得好方法。对此,见仁见智,许多大家、高人都传授了不少好经验,诸如沉淀积累、专家指点、比较鉴别、多维采访等。在新闻实践中,我会注意借鉴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尽量做到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偶然到必然,从现象到本质,避免以点代面、一叶障目、感情用事、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雾里看花。 开展调研工作主要是与采访对象打交道。善于与人沟通,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至关重要,这样才能获得丰富、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我会分别采用放低身段、柔性黏合、开门见山,坦诚相见、以利取信(息)、以诺取信(任)、以义保信(源)等方法。舆论监督的调研往往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阻力、压力、干扰等。为了突破“堡垒”,需斗智斗勇,有时也不排除辅之“道术”结合。诸如明察暗访、顺藤摸瓜、间接迂回、单刀直入、强势震慑、刚柔相济、反弹琵琶、明修栈道、声东击西、虚实相间、激将“引流”等。有时则需出“组合拳”。 我发现,有许多调研采访对象由于对自己经历、了解的事情非常熟悉,因而积淀深厚,体会深刻、见解独到、个性鲜明,表达幽默。为了使调研成果更真实生动完整,体现“原汁原味”,完整地记录被采访者的“原声带”,通过去粗取精、精选提炼,当好“搬运工”,将其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富有个性的语汇、思想、见解“还原”到调研报告中,能对调研报告增色不少。我体会到,要做好这件事应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那就是不要偷懒,要手疾脑快飞速记录,甚至做到“话音落、字跳屏”,或“话音落、字上本”。这样干活儿,两三个小时采访、记录下来,往往手酸、眼花、脑涨、气虚。对此,有的记者辅之以录音。但这有利有弊,特别是有的场合录音受限。聊以欣慰的是,我基本能借助飞快的“手工操作”实现还原性的“后期制作”。 在调研实践中,我更喜欢采用“不近人情”、勇于拉下“脸皮”的土方法。2005年10月,温州市当地及省城一些媒体报道了一位在贫困山区呕心沥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支书郑九万。由于他10多年来带领村民艰苦创业,终因劳累过度,有一天突然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危在旦夕。村民们闻讯连夜火速将他从海拔900来米的高山抬、背下山,用农用车辗转送至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治疗需要6万元手术费。但郑九万家境清贫,实在无力支付这笔钱。对此,这个只有50余户人家、年人均收入才2000元的贫困村村民纷纷解囊相助,你三百我五百,一夜之间凑够了6万元“救命钱”,此事深深感动了社会。 后续我与同事对此典型跟进调研。先入为主,当时媒体及社会各界一致认为,这个典型的一大亮点是一个字:捐。这个贫困村的老百姓生活这么艰辛,却不顾自己的困难合力捐资6万元给村支书救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中有的人拿出百十元购米买盐的钱,有的人把平时卖鸡蛋、柿子、豌豆积攒的300元全部掏出来,有的人向别人借款1万元仗义相助,有的老人送来子孙平时给的1000多元零花钱,有的养殖户用鸡饲料款救急,这表明村支书平时在群众心中的口碑与分量。 我驱车翻山越岭深入该村调研,当着多位村干部和村民的面,拉下“脸皮”问村支书之子:所有的媒体和外界都说这笔钱是村民无偿送给你父亲的,对吗?其子迟疑片刻后回答:是我向乡亲邻里筹集的。我觉得这个“筹集”两字有点笼统、含糊。于是不在乎会使他尴尬,又不顾情面厚着脸皮追问:到底是借,还是送?我这么一“逼”,他终于说了实情:是借的,以后要还的,当时我向乡亲筹钱时就讲明是借钱治病。 我心里晓得,从新闻传播上讲,“送”比“借”产生的效果要更大。若如实报道,自然会“稀释”了这条新闻的价值,“削弱”村支书和村民的高大形象。但我依然“固执己见”,在与同事讨论时依然拉下“脸皮”说,不能写“捐”或“送”,也不能用“筹集”之类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的字眼,要把“借”真实表达出来。我的拙见得到同事的认可。由此,我们在报道中明确表述:村民们“自发集资6万多元为家境清贫的村支书垫付手术费用”“因无力支付手术费用,紧急赶来的郑九万长子郑猛奇只得打电话(向村民)借钱求助”。文中的“垫付”与“借钱”相对应,读者不言自喻。 勇拉“脸皮”成为我调研的一个习惯方法。不论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报道,我会习惯地在调研事先或中途适时坦率对采访对象说:请你如实介绍(情况),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不要隐瞒对你不利的,也不要挑选对你有利的。我这样“冲”,时常会使采访对象感到不自在,觉得对他不信任、不友好、驳面子。但我并不在乎,我在乎的是能在有限的调研时间里获得真实、靠谱、完整的信息。我认为这个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调研实践中,我采取的第二个方法是:把住“从实际出发”的定力。 记者在“立项”一个调研课题时,一般会先“选题”,即做前期的了解、筛选、分析等工作。经过这道流程,记者会初步形成一个调研思路,这个思路包括调研立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主题、调研目的等。其中,调研立场是整个调研活动的“指挥棒”。当全力切入调研后,记者一般会以这个“指挥棒”为导向,全程指导调研活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从立场出发”,或俗称“脑袋决定一切”。 记者进入实际调研后,有的“立场观点”与“实际情况”高度匹配,有的互相交叉重叠,有的南辕北辙、东西相背。在这些情况下,记者是维护自尊自信或执行领导意图、按“既定方针”,“从立场出发”坚持走下去,还是尊重事实,修正立场观点,改为“从实际出发”?我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 大约在2010年前后,全国许多地方轰轰烈烈实施一场大规模的“农房改造”工程。即政府用新房换老房,“回收”农民宅基地。2012年,温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这项重大战略——“农房改造集聚”。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初具规模取得成效。首批搬入新家的农民笑逐颜开。 既然是全省首创,又达到相当的规模和取得显著的成效,这就是有一定价值的调研课题。经研究、分析,我考虑将之作为温州创新之举的正面典型“立项”调研。 经多方深入调研,发现农房改造工程确有一些好处,农民政府各得其所。一些农民向我算了一笔账,政府一般按“拆一补三”的政策给农民换新房,一间老房“一出一进”可“赚”20来万元。而政府用收回的宅基地“倒腾”出更多土地,可用于卖地开发房地产和企业用地,可谓双方互惠双赢。 我再层层深入采访,却发现农民有“五忧”。譬如所谓的“赚20万”,实际上是个理论溢价,这个换来新房的土地性质是政府划拨地,故房子不能在市场上交易。农民最担忧的是,政府可能是来“骗土地”,等等。总之,农民实际并不怎么“领情”。 再一步步深入调研,我发现政府也有“三忧”。诸如,融资难、用地指标难、吸引农民难。农民易地乔迁新居,解决了“过夜”,难以解决就业等。 面对这些问题十分突出的实际情况,我果断反转,调整思路,放弃“从立场出发”,“删除”原定主题,转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写出上下两篇反映农民“被上楼”喜中有忧的调研报告。主题扭转为:温州农房改造工程“方向正确,路子对头,但要将这个宏伟的蓝图落地,是一个漫长、复杂、艰难甚至是十分痛苦的过程,要量力而行”。 这篇调研对温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干部群众称之“实事求是”“理性警示”“解脱重负”。事后,温州对“被上楼”工程全面降温。 在长期的调研实践中,我逐渐养成不干或尽量少干“脑袋决定屁股”的事情,这对避免误导社会起到一些正向积极的作用。我在调研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温州炒房团”、对全国影响较大的首创公车改革、全国最大非法吸存案(温州立人集团吸存45亿元)、全国首家民间银行、全国首家民营航空等重大课题,都基本采用这个好方法,这使我受益匪浅,也备感欣慰,没留下太多记者生涯的遗憾。 作者:张和平 新华社温州支社原社长、新华社高级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