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55|回复: 1

温州杨梅,如何扬“梅”吐气

[复制链接]

622

主题

0

回帖

311

积分

老蟹

积分
311
发表于 2023-6-1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宋诗“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说的是农历五月,正是杨梅上市时节,新上市的杨梅相当金贵。
时至今日,温州杨梅不等五月,已大量上市,不但能满足本地市场,文成、瓯海等地的杨梅,还跨出国门,销往迪拜、意大利等国家。
显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温州杨梅正不断谋划走出去,赢得市场主动。
啖一颗梅,不禁想聊聊温州杨梅的前世今生,美味的本地梅何时能真正出“圈”?
G0R1tpE1K39k3pnR.jpg





1973年,浙江余姚境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时,发现杨梅属花粉,由此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或可证实杨梅原产地为中国浙江余姚。余姚最早的杨梅属于野生品种,至于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期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中有“樗枣杨梅”的词句,就是南方杨梅北引到长安种植的最早记载。汉代陆贾在《南越行记》中写道:“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据此证明,中国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至迟从西汉开始。据史料记载,温州杨梅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明朝弘治年间的《温州府志》载:“杨梅,泰顺尤盛”。清光绪8年《永嘉县志》载:“旧志士产杨梅,今出茶山者,味尤胜。”这里所谓的茶山梅,便是时下的丁岙梅。2007年04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丁岙杨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丁岙梅果实肉柱饱满圆钝,柔嫩而脆不刺口,色泽紫黑发亮。作为浙江省4大杨梅优良品种之一,在温州的知名度极高。历代著名文学家关于杨梅的诗句不少,诗仙李白有诗曰:“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苏东坡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看到了杨梅,笔锋一转:“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陆游也有杨梅诗:“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清代全祖望所咏的《白杨梅》,可能改变人们习惯上杨梅的“红”:“萧然山下白杨梅,曾入金风诗句来。未若万金湖上去,素娥如雪满溪隈。”与他同朝代一个叫杨芳灿的在《迈陂塘·杨梅》中怀旧:“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没有吃过杨梅,怕是写不出这些佳句,吃了杨梅,过些日子细细回味,口舌生津甚至口水滴滴。据《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具有“生津、止渴、调五脏、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功效。
orMkBQr55EQcYHYm.jpg


图源:温度新闻






温州杨梅可以追溯的历史虽然不算太长,但温州杨梅的种植规模,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种植面积达到33.7万亩,占浙江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产量12.5万吨,预计产值15亿元以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丁岙杨梅,温州的杨梅品种还有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等全国四大良种,本地品种则有罗川梅、永嘉刺梅、大荆水梅、流水头种、早梅儿、黑炭儿、土大、高桩、水晶杨梅等。这些年,温州杨梅产业总量虽然保持稳定,但在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美誉度提升、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细细数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温州的杨梅许多种植在荒山,有的甚至起初是当作绿化树种,因而未能像蔬菜、粮食等作物,拥有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杨梅种植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直接导致后续管理、采摘困难。二是市场拓展后续乏力。这些年,靠政府搭台,各地杨梅节此起彼伏,但节后没有余“声”,后续对接跟不上,很多杨梅节就变得徒有虚名。三是各方扶持不足。作为果农背后的靠山,政府的作用没有发挥好,合作社的功能也没有体现到位,最终技术指导、精细化种植、品牌营销等方面,都与果农的意愿有落差。四是品牌打造缺位。温州杨梅叫得响的品牌不多,与青田杨梅、仙居杨梅相比,丁岙杨梅、文成杨梅、大岙杨梅等品牌辐射力有限,各地单打独斗,很难由政府调度“一致对外”。此外,温州杨梅还遭遇来自外围的冲击。从“早”来说,福建杨梅遥遥领先;从“质”来说,青田、仙居、上虞等地杨梅,后来居上;从“名”来说,“中国杨梅之乡”不止温州的龙湾瓯海,慈溪市横河镇1996年就是“中国杨梅之乡”。就在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跟随3名航天员一起“出征”的,是来自仙居的杨梅种子。
nq24MJaMH4tmhO4a.jpg


图源:温度新闻


温州杨梅存在的不足,归总起来就是几句话:产业与市场衔接度不高;年轻果农出现断层;品牌化意识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前些日子,笔者来到荔枝重要产区的广东省茂名市,当地荔枝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温州杨梅产业提供一些启示意义。荔枝与杨梅的相似度极高,都是夏季成熟的水果,都是很难长时间保存的“落地死”,都有极强的地域局限,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都有着可以更好发展的广阔前景。可茂名40多个荔枝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130多万亩,全市90%的乡镇盛产荔枝,年产量约占全世界的1/5,2022年销售总额超过80亿元。因此,无论历史、体量、占比,茂名荔枝和温州杨梅都不可同日而语,但茂名荔枝并没有因多而“卖难”。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层出不穷的促销行动、不断创新的深加工工艺、逐渐成形的多方合作模式、政企联袂的组合“问道”。
Xo9cHA6hHaNpHPN4.jpg


图源:温度新闻 丘立贺 摄近年来,广东省多管齐下,打响“广东荔枝”这个公共品牌。茂名市本级则拓宽各种输出渠道:建立荔枝种植技术“百千万”指导体系;开展“茂名荔枝logo”区域品牌授权专项推广;制作“茂名荔枝”区域品牌文创产品;借助三大运营商开展“茂名荔枝”品牌推广活动;重点城市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广告赋能宣传等。在荔枝深加工上,引入广药王老吉建立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建设全国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产线,开发“荔小吉”海盐荔枝果汁饮料、桃桃荔枝果汁气泡水、荔枝燕窝、荔枝米酿、荔枝花胶等系列荔枝深加工产品,带动茂名荔枝从区域性生产变成全球性消费,从季节性生产变成全年性销售,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荔枝”带动茂名荔枝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引入年轻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如火如荼。大学生以创意加持,荔枝从“论斤卖”变成“按颗卖”。有了这股力量的注入,茂名才有“美荔茂名·甜蜜定制”营销活动;围炉煮茶话荔枝、“荔枝之夜”和《乡村大舞台》茂名荔枝专场的盛典;“520我爱荔”的旅游季活动;打造出“大唐荔乡一天游”“赏花叹蜜品荔之旅”等荔枝主题旅游线路……对照茂名,温州杨梅产业显然落后不少。但温州有交通优势,有天下温商优势,有营商环境优势……今年,温州谋划了重点打造的“六个一”农业产业,包括一个菜(预制菜)、一杯奶(牛奶)、一个果(杨梅和瓯柑)、一片叶(茶叶)、一根草(铁皮石斛)、一条鱼(大黄鱼),并制定温州水果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计划,将在品牌打造、深加工、三产融合等方面,对包括杨梅在内的温州水果进行再发力,期待温州能真正扬“梅”吐气。

9

主题

77

回帖

43

积分

嫩笋

积分
43
发表于 2023-6-19 0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给外地的亲朋好友送杨梅,都会说很好吃。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1-21 14:14 , Processed in 0.19661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