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时节,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所各邑村史无前例多了两项收成:大米和大豆。石林县是喀斯特地貌,石头多跑水快,所各邑村同样缺水,村民从来都是买米吃。去年开始,村里两户人家试种四亩多水稻成功,今年一下子发展到十多户人家120亩水稻。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国去年种了两亩,碾出的大米都被亲戚朋友分光了。村民李学家今年种了两亩水稻,打了13袋稻谷,他端着一盆谷子给记者看:“从来没吃过自己种的米,今年吃上了!”
金秋时节,云南各地“水稻上山”丰收的消息不绝于耳,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有人疑虑:真有那么神奇?产量一亩能有五六百公斤?从2016年开始,石林县开始试验“水稻上山”,如今已在各乡镇推广开,甚至实现和苹果、大豆等套种,苹果园里长出了水稻。见到记者,石林县农技推广总站的老站长、研究员王邦海开宗明义:“水稻上山好,但没那么简单。”
王邦海介绍,“水稻上山”是个通俗提法,其核心是“水稻旱种”,也就是离开传统的“水种水养”条件,水稻能否达产。进一步说,是什么样的水稻上山?是必须杂交的新品种水稻,还是常规水稻也可以?再者是节水的程度。水稻如果不用大水插秧也不用漫灌保水当然好,但如果种的时候用水插秧,田间管理时可以“旱管”,也算是节水“上山”了。有些报道说,“水稻上山”还同步实现“稻鱼鸭的综合产出”,就显得自相矛盾、盲目乐观了。
2016年,为解决圭山镇煤矿停产后转岗职工吃米问题,石林县利用“水肥一体化项目”,开始试验水稻上山,当年取得成功。“之前圭山镇就引进旱稻品种试验,但产量低米质差,没有成功”,王邦海介绍:“我们后来采用‘水肥一体化+地膜覆盖+开沟栽秧’的耕作方式,用杂交稻‘滇优37号’实现亩产近500公斤。”这次试验只是一户人家,地边有灌溉用水窖,栽秧时浇一次水用地膜覆盖,后面基本靠流进沟里的雨水,属于“旱种旱管”的“上山模式”。
2017年,因“水肥一体化”成本较高,改用“控制栽种时间”取代这条技术规范试验,同样取得成功。王邦海解释,“控制播种时间”是指在雨季来临前一周多栽种,也就是约5月16日前后栽秧,栽种时浇一次水,下雨前若干旱再浇水一次,之后用雨季雨水基本满足。如果雨季来临后再栽秧,则会误了节令,导致水稻难以抽穗灌浆减产。但是如果雨季少雨,干旱会导致水稻减产,今年石林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从石林县的实验过程不难看出,“水稻上山”并非简单的稻种问题,涉及耕作管护方式,甚至田间耕作管理技术更为重要。王邦海介绍,从2020年开始,石林县探索常规稻上山,改进管护方式同样取得成功。记者在板桥街道者乌龙村采访发现,该村用“锦瑞4号”种子,采取“水栽旱管”的模式,亩产量达到五六百公斤稻谷。强调稻种很重要,因为有的“水稻上山”卖力推广的杂交新品种,每公斤种子价格高达五六十元一公斤,而每公斤“锦瑞4号”不到十元。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常规稻种都适合“上山”,需要试验筛选。稻种的差异,会导致每亩水稻成本差出一百多元,这点对算小账的农业来说不容小觑。
者乌龙村党总支书记韩永云告诉记者,从亩产值上来讲,种植水稻和种植玉米相差不大,水稻稍微高一点,但比玉米费工,因此一百多元的种子成本并非无所谓。从去年12月份起,者乌龙村实施了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水利配套条件大大提高,要求相应地块要种3年水稻。韩永云说:“虽然经济效益差不多,但种水稻显然更有利于粮食安全,我在村上干了20年,像现在这么重视粮食安全是头一回。”
关于备受关注的“水稻上山”产量问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其实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水稻上山”绝不意味着不需要一定的灌溉条件,即使“覆膜开沟旱种”也需要浇水。其次,“水稻上山”的地块区位也很重要,所各邑村李学家今年种水稻的两亩地都是洼地,种玉米烤烟容易涝,种水稻却高产。再次,气候、虫害、管理经验等因素也都会影响产量,一次的测产结果还需要时间考验,专家集中力量去种和农民自己种,产量也有差异。李学说,他通过今年种植学到,在坡地种水稻,开沟不能顺坡要横着开,才能留得住宝贵的雨水。
“水稻上山”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单靠种子一项就能解决的。过分突出稻谷种子的作用,还可能导致歉收风险。比如山区不同海拔种植水稻,气温不同需调整栽种时间,以适应节令。在“水稻上山”推广过程中,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主动种有收益,后续才能推广得开。记者在者乌龙村发现,由于水稻种多了农民自家吃不了,销售又成了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山区水利条件更为基础重要。2020年云南省有高标准农田2400万亩,只占耕地的25.7%;近七成耕地仍缺乏灌溉条件,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2021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出台了“杂交稻旱种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全省杂交稻旱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对于这一件推动“水稻上山”、保障粮食安全的好事,有关专家认为,应全面认识“水稻上山”的保障条件和耕作管理技术,避免单打一产生风险,尤其要注意保障好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