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城三期(备案名如意里)的业主向《科林维权热线》投诉称自己去年6月份购买了新城房开“如意里”的房子,但是开发商至今没有兑现返现承诺。
其中一位消费者梅先生告诉科林维权记者当时销售人员告诉他下定就可参加一个“购房返现”的活动,梅先生看中的那套算起来可以返现30万,他觉得挺划算就买下了。
梅先生:当时他说可以给我返现30万多,我就跟房开约定,在购房协议上写上(这个约定),因为上面有(房开)公章。约定是120个工作日内返还给我,但是后来开发商就没有返还过来,然后我也一直催促开发商,他就是说很快就会返现了,就这意思。
梅先生特地将和房开的约定写在了《商品房认购协议》
[color=rgba(0, 0, 0, 0.9)] 和梅先生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另一位如意里的业主邱先生,邱先生表示自己也是因为“购房返现”活动带来的优惠才坚定了购房的决心,可现在房开公司一直告诉他返现还在走流程。
邱先生:双方讨论的说三个月工作日会返还15万(税前),一直说是公司在走流程,然后你们等着。
科林热线记者:他也没说不给是吗?
邱先生:我们如实说,没有说不给,就是说公司在走流程,你们等着就行了。这个月问说下个月,下月问下下个月。
邱先生和销售的聊天记录
梅先生和销售的对话
[color=rgba(0, 0, 0, 0.9)] 根据两位业主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从去年12月开始销售就曾多次表示过“就是这个月了”。无奈之下业主梅先生去了未来之城售楼处了解情况,结果更让他大吃一惊,销售人员告诉他自己压根儿就不符合当初的优惠政策。
梅先生:4月份的时候,有一个销售负责人跟我对接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去年6月份我跟他签的这份协议,其实他们公司内部是没有优惠政策的,其实他们就是欺骗我把这个房子买下来,然后他们再想办法去向公司申请返现,之前是没有返现的政策。后来他们公司没有审批下来,所以整个事情就拖延下来了。
[color=rgba(0, 0, 0, 0.9)] 科林维权热线记者在梅先生提供的《商品房认购协议》上看到确实写着“款清后会返还税前308027元(扣税7.5%),待公司流程审核后按指定函返回”等几个字。既然有协议,那为什么又说不符合返现条件呢?
[color=rgba(0, 0, 0, 0.9)]邱先生的《确认函[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梅先生的《 [color=rgba(0, 0, 0, 0.9)]确认函 》
科林维权记者联系上未来之城如意里(温州新城鸿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售楼处,一位姓叶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是媒体对接人,记录下两位业主反映的情况的后表示了解后再进行回复。
昨天(4月20日)上午叶先生告诉记者两户业主的问题都已经了解清楚,邱先生的返现会在本月内支付。
叶先生:这户业主它是属于我们本月支付的范围的,刚才已经核实了,本月会支付的。
[color=rgba(0, 0, 0, 0.9)] 至于梅先生,未来之城如意里(温州新城鸿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媒体对接人告诉记者,他的情况和邱先生并不一样,需要今年6月底前才能完成返现打款。
叶先生:这户业主是2022年6月份做了网签房源,他当时不在本项目清栋销售优惠政策的范围房源里面,这边做了一轮沟通,已经把他这一套房源向公司内部去做了单独的政策申请处理,然后预计是在6月底前会把这笔返现支付给业主。
科林热线记者:他曾经把优惠政策写到了自己的《商品房认购协议》里面的,这个也都不算是当时参加了你们清栋销售优惠政策吗?
叶先生:昨天到今天一直在问我们公司负责这一块的相关董事,就给我们的答复就是我刚才回复您的这段话,它确实是不在我们之前的清栋优惠政策范围内,不过呢,现在已经是单独做了政策的申请处理,相当于这个问题是已经解决了。
[color=rgba(0, 0, 0, 0.9)] 对这样的答复梅先生不认可,他铁了心要退房,他坚持认为开发商的工作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骗误导行为,要求开发商解除这份《商品房认购协议》,并赔偿损失。
梅先生:他说6月底返还的处理结果我是不认可,不接受的。你们介入之后,他们才把这个实情告诉我,我对他们的诚信表示质疑,如果我早知道是这种情况,我根本不会跟他签返现协议,也不会跟他签购房合同,他是对我签订合同有明显的一个欺瞒和误导。所以我现在的诉求是跟他解除购房合同,要对方赔偿我的损失。
[color=rgba(0, 0, 0, 0.9)]
科林观点
有关新城房开的类似投诉已经发生多起,我还是这句话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别玩,返现流程一定要合法,凡事总要遵循游戏规则,企业让利可以盘活资金流量,业主得利可以激发消费潜力,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儿却硬生生地被榔头砸成了一锤子买卖,归根到底还是经营企业没有把自己和消费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来,这三年来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缺是普遍现实,这种风险应该说是完全可以提前研判的,假如对自己的返现能力不做评估就一味推销产品,那就有些不厚道了。如今事已至此,开水烫不出活虾,消费者如果不打算司法诉讼的话,我建议选择再相信开发商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