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医疗卫生机构、农村等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主战场正处于吃劲阶段,与病毒的艰难搏斗仍在持续。今起,温州日报特别推出我在“疫”线系列报道,多路记者蹲点医疗机构、村居(社区)、出入境机构等,洞察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的各种变化,直观记录一线人员疫线守护人民健康安宁的瞬间。
距离温州市中心医院不足一公里的公园路上,熙来攘往的行人与商铺前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在告诉我们,这个城市久违的烟火气终于回来了。
“嘀嘟~嘀嘟~”120救护车声音将记者的目光带回市中心医院。一例患者被送到了该院急诊科,“一二三!”在急诊大厅门口守候的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一起将病患转移到病床上,争分夺秒推入了急诊科的大门。
此时是1月7日上午8时15分,不到一千平方米的急诊室内,医患的交流、机器的滴答,伴随着嘈杂的声音,组成了急诊科紧张有序的氛围。
输液架上的床位号
“有没有呼吸困难?”“有没有基础疾病?”分诊台前,护士熟练地给刚刚送来的老人测体温量血压,向家属询问病情,初步记录后,把一块写着50的床位号发给了患者家属。
在这里,每张床的输液架上,都挂着一张床位号,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守护的健康和安宁。
“医生帮我看看情况吧。”81床家属拉住了副院长缪心军。缪心军轻轻握住老人的手,拿出随身携带的血氧仪夹住她的手指,一边观察一边询问情况。“一定要关注呼吸情况,如果有呼吸困难,要通知医务人员,他们也会来巡视的。”他嘱咐道。
每隔一小时,护士林逸婧就要记录一次患者生命体征。这时32床发出血压过低的提醒声,她赶到床前为老人重新测量了血压。“要注意戴好氧气,不要掉出来,这个血氧的数值不要低于90。”她提醒家属。在回护士站的路上,她又为5床停用了胰岛素,还帮33床的氧气更换了湿化瓶。
另一边,急诊科副主任李勇正在对患者进行巡视,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阿公感觉怎么样”“能吃得下尽量吃一些,我让针灸科的医生过来帮你调理一下胃口”“趴睡很好,但是要注意氧气管要戴好”……
他们默契地、一刻不停地,维系着急诊科这个精密复杂的机器正常运转。 让患者“流动”起来
“刚刚过去的两周,真的太难了。”急诊科护士长黄红艳带着扩音器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用略带沙哑低沉的嗓音告诉记者,两周前一个夜班,7名医护人员同时出现症状,有发高烧的、有肌肉酸痛的、有头痛欲裂的……他们靠着科室里仅剩的5颗止痛药,7个人分着吃,熬过了夜班。“所有人都感染了一遍,但没有一个人撤退。”言语中她红了眼眶。
“这里有呼吸设备,医务人员非常专业,我们比较放心。”徐女士的母亲柯阿婆在去年12月底住进急诊室,这几日医务人员的艰辛她看在眼里,“他们都坚持带病上班,有时候走路也走不稳。”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柯阿婆当天可以转到呼吸科了。
在全院各科室的支持下,急诊科的患者正快速“流动起来”。
急诊科主治医师章若斯熟练地挤过人群,来到分诊台前:“93床住呼吸科。”说完,又疾步回到了电脑前。他手里拿着数张A4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急诊科各个床位病人的情况,他一边翻着电脑查询记录,一边与几位其他科室的医生讨论对接可以收治的病人。
“55床和96床在哪里,可以住进去了。”黄红艳在病床中寻找。96床只有一位陪护,她便和几位护士一起将病人转运到病房。
“目前呼吸科的病人占全院病人的80%。”正在现场带队指挥分流病人的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建平说,市中心医院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整合全院医疗资源向一线救治倾斜。采用“全院一张床”模式,各监护室及呼吸科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内科系统收治有基础疾病的重症倾向患者,外科收治普通型患者。
“上午急诊科收治了20位患者,分流到住院部40位。”11时30分,急诊室“难得”空出了许多位置,黄建平紧绷多日的心稍稍落地,“今天的急诊科可以落脚了,是个积极的信号。”
尽管收治病人的压力仍在高位,但在医院各科室的支援下,流程正慢慢理顺,趋于稳定,最难的时候已经挺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