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67|回复: 0

@所有人,温州《最伟大的作品》请您查收!

[复制链接]

3137

主题

0

回帖

1568

积分

皇室贵族

积分
1568
发表于 2022-7-2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温州
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东瓯名镇
历史悠久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温州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
数量繁多、种类丰富
素有“百工之乡”“南戏故里”之称
201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今天我们就走进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版
《最伟大的作品》

01




“最伟大的技艺”





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


文兴桥  图自泰顺旅游


  泰顺廊桥历史悠久、造型丰富,因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而蜚声海内外,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中国桥梁博物馆”。2008年,“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溪东桥  林上兆 摄


  泰顺县域内古廊桥结构多样,其中以编梁木拱廊桥最具文物价值,主要代表有北涧桥、溪东桥、薛宅桥、文兴桥等。


北涧桥  季海波 摄




木活字印刷技艺





  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0年11月,以其为载体的“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代初年,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的王法懋开始把木活字印刷技术引入族(宗)谱编修事业,这项工艺——“梓辑”由此问世。明代正德年间,王法懋的部分后裔由福建迁入平阳,再迁入瑞安东源,“梓辑”之艺在东源扎根,一直传承至今。



  东源村现有新旧两座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两馆并排而立,陈列着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实物资料。




乐清细纹刻纸


陈余华作品《九龙呈瑞》 胡一兵 摄

  乐清细纹刻纸从剪纸发展而来,源于温州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乐清细纹刻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其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林邦栋作品《忠孝节义(57×62㎝)》  胡一兵 摄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乐清乡间各地都有龙船灯巡游。细纹刻纸是龙船灯的基本工艺和装饰手段,早期龙船灯上的细纹刻纸是单纯的几何图案,后发展出花卉、鸟兽、山水、戏曲人物、神话故事等内容。


林顺奎作品《水浒一百零八将》

  乐清细纹刻纸以刻代剪,讲究千刀不断、万刀不乱,图案工而不腻、纤而不繁。它的突出特点是细,各种图案纹样都能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得到细致而丰富的表现,这使乐清细纹刻纸获得了“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之称。




乐清黄杨木雕


吴尧辉作品《赏乐》

  黄杨木雕是浙江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乐清黄杨木雕始于宋元,盛于明清,人们通过樟木等制作龙档用以消灾辟邪。在制作龙档的推动下,乐清黄杨木雕技艺逐渐趋于独立和成熟,形成了民间特色。


王凤祚作品《苏武牧羊》

  乐清黄杨木雕门类齐全,具有纯朴圆润、细密流畅的刀法;形神兼备的人物刻画;虚实相间的结构。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2006年6月,乐清黄杨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尧辉作品《高山流水》



彩石镶嵌


谢炳华作品

  彩石镶嵌源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由我漆器工艺中的“嵌镙”沿革而来。它主要是利用青田石的天然色彩,先进行浮雕雕刻,后将之镶嵌在木制品中。该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目前除了传统的挂镜小屏工艺品外,彩石镶嵌还增加了对联、挂屏、立地屏风、箱柜等品种,题材上大都是表现人物、花鸟、走兽等各种浮雕图案,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地域特色。





瓯塑



周锦云作品《楠溪山居图》  

  瓯塑,俗称堆漆艺术,是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其在汉代已开始盛行,两宋时期温州是中国漆艺制造中心。瓯塑也是浙江省著名“三雕一塑”传统艺术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红姬作品《老门台》


  古时,瓯塑主要用于装饰寺院、庙宇门壁和民间嫁妆品,如梳妆盒以及家具漆器等,具有构图自由,层次清晰,色彩明快,立体感强的特点。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风景壁塑“西湖全景”和“雁荡秋色”都是瓯塑优秀作品。


李微微作品《霞关王礁灯塔》



瓯绣


黄香雪作品《东瓯孤屿》

  瓯绣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技艺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宋元年间,温州民间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绣。


1922年金筑山瓯绣飞霞胜景图绣片


  瓯绣具有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绣理分明的风格特点,有断针、滚针、乱针等20余种针法类型,早期的绣品有神袍、戏装、寿屏等,后来扩展到刺绣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档(乐清龙档)



禹昊川 摄

  龙档全长20-40米,造型层次分明,色彩绚丽,人物雕刻生动精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乐清民间灯彩游艺活动每年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夜落灯,现一般在正月初七上灯。


禹昊川 摄

  龙档采用了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雕刻完工后,还需进行油漆加工、色彩描绘,贴上金箔或彩纸,放置灯笼,挂上丝绣彩旗、龙凤旗,制作大概需要900个工作日。


龙档上漆前  禹昊川 摄




蓝夹缬技艺



蓝夹缬作品《状元及第》

  蓝夹缬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是温州地方传统印染技艺。该技艺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蓝夹缬《凤求凰》

  蓝夹缬的主要工艺特点是以雕刻着精美的对称图案的木质夹板,紧夹土纺棉布或丝织物,浸入以蓝草炼取的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它的主要图案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和绘画,所印染的纹饰往往呈现为蓝底白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灯彩(乐清首饰龙)




  乐清首饰龙,俗称“首饰龙灯”“龙船”,始于明朝末年。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清首饰龙一般长5米,高3米,宽2米,龙身分四层,有80多个楼阁、亭台,浓缩了《封神榜》《西游记》等80多出戏,有近300个形态各异、从事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在手舞足蹈,内部造型包括磨粉、打铁等36个行当的生动场景。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





  南宋末年,木偶头雕刻技艺自杭州传入泰顺,其雕工精细简练,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讲究。



  泰顺木偶头雕刻主要服务于木偶戏,是雕刻手法和彩绘技艺的完美结合,其造型特点是在头像比例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2014年,该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纸制作技艺(泽雅屏纸制作技艺)



陈立群 摄

  唐代,温州瓯海泽雅、瞿溪一带就有生产蠲纸的记载。如今在泽雅,仍有十几个村落沿用古法造纸技艺。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是用传统手工艺生产以竹子为原料的日常生活用纸,制作主要设施有水碓、腌塘、纸槽等。漫山遍野的水竹为泽雅屏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居民就地取材,经过腌刷、捣刷、捞纸、晒纸等17道工序,比较完整地保存和传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海区泽雅唐宅村造纸生态体验园



发绣(温州发绣)



万升平作品 《溪山寒松图》

  发绣发源时间大约在唐宋年间,由于发丝可以经耐岁月、千年不腐,使得发绣作品得以流传千年。


万升平作品 《雁荡山风光》

  以头发为线,绣制的难度不小。发绣以人的天然发丝为材料,以针为工具,在绷平整的布帛上施针度线,创造形象的艺术,巧用针脚的疏密变换、叠加复层来塑造形象。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最伟大的乐曲”





永嘉昆曲


《张协状元》剧照  吴加勤 摄


  永嘉昆曲是昆曲传入温州后,长期受当地方言语音、风土人情、民间戏曲等影响而形成,是古朴细腻、比较生活化风格的地方剧。2001年,中国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永嘉昆曲作为当时全国的“六团(院)一所”,共同享有这份荣誉。2005年,永嘉昆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拂记》剧照  瞿明华 摄


  永嘉昆曲发源传承于南戏,声腔可与苏昆同牌同调,也可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在打击乐方面保存了较为古朴的汉族民间锣鼓点。其剧目繁多,有《张协状元》《琵琶记》《金印记》等。


《钗钏记》剧照  瞿明华 摄



瓯剧


《高机与吴三春》剧照

  瓯剧,原名“温州乱弹”,形成于清初前后,是温州地区最有影响的剧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酒楼杀场》剧照

  瓯剧是个多声腔剧种,以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徽调以及滩簧、时调。其唱做并重,戏中所用脸谱多以粗线条块勾勒,突出色彩对比度。





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季家会 摄

  泰顺药发木偶戏源于宋代的一项烟花杂技,是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的民间手工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技艺曾一度被认为早已失传,经考证发现,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放花木偶”就是药发木偶。



  泰顺药发木偶戏自清朝中叶从福建传入,至今完整地保留了制作和表演技艺。其在一根长度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隔层装置特制烟花轮和身穿光蜡纸服装的木偶,当最底层的烟花轮引线点燃后,会逐层喷放艳丽火花,带动木偶表演。





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源于明末清初年,用温州方言表演,保留了南戏的特点,特别是温州乱弹的声腔和传统曲目故事,说唱相间,唱腔优美,道白如话,是浙南最大的曲艺种类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鼓词适应各种文词,节奏整齐朗朗上口,板式变化丰富。其说表有序,或以书中角色自白,或以剧外人物表述,伴奏乐器有牛筋琴、唱词鼓、三粒板及小抱月等。





温州莲花



  温州莲花盛于清同治年间,分道情、大莲花、对口莲花、讲唱莲花、伴奏莲花等形式,唱字为七字句,也有五字句,以唱为主,兼有道白。其曲调和民歌比较接近,有诗形容:“道情唱得好风光,扯破乌纱跑酒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单档布袋戏)




  单档布袋戏又称“掌上戏”“扁担戏”,是传统木偶戏之一,在南宋时由闽南流入,在苍南完整保存了布袋戏的原始形态,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戏种的表演形式在全国同类艺术中较为罕见,俗称一个人的戏班,一般只需一个人唱白和配乐,一米见方、雕梁画栋的小舞台装搭在一只戏箱背上,艺人坐在镂空小舞台屏风后面操作,周围蒙布,只留一个舞台口作布袋戏表演区。




木偶戏(平阳木偶戏)




  平阳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以提线为主,集布袋、杖头、人偶等的综合木偶艺术,剧目丰富,至今还保留有300多个大小传统剧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阳县志》记载,早在南宋时平阳民间就有木偶戏活动。该戏种经过几百年的衍变和发展,在与温州南戏的互相影响和借鉴下,剧目、表演、唱腔、语言等独具一格,念白用温州官话,唱腔用温州乱弹、和调音乐及地方民间小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畲族民歌



季海波 摄

  温州畲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泰顺、文成、平阳、苍南等山区,他们以歌为乐——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吉日,以歌为庆相贺;丧葬祭祀,以歌当哭;社会交往,以歌代言,关于历史传说也往往以歌传授。



畲族民歌,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富有民族特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以二声部重唱的唱法为主,讲究畲语押韵,歌词多衬词与虚字。一般以四言、七言体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可以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


季海波 摄



木偶戏(泰顺提线木偶戏)




泰顺提线木偶戏于南宋自杭州传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浙北及泉州两大派系艺术特色,在头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饰装扮等方面均独具一格,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戏种题材丰富,有传统剧、现代戏与儿童剧,表演勾、挑、提、拉,双手并用,吹、拉、弹、唱一并俱佳,唱腔以乱弹为主,兼唱昆剧、和调(京剧)与高腔。木偶戏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每逢春节元宵“做春福”或秋后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均例演木偶戏。


03




“最伟大的舞蹈”





盾牌舞(藤牌舞)




  盾牌舞是以藤牌为主要道具的古代练兵舞,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非遗司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其源于明嘉靖年间抗倭战争中,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所发明,在清明庙会时,瑞安人表演盾牌舞以纪念戚继光。



  瑞安盾牌舞融舞武于一体,是由藤牌阵加工整理、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予以编排而成,设计了六首操、打对子、偷营劫寨、庆功唐牌等情节,完成了从练操动作到舞蹈表演的演变过程。





龙舞(碇步龙)




  在泰顺县仕阳镇朝阳村有一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修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当地人以碇步为平台表演龙舞,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碇步龙表演需十人,由九个人各持一段,称为“龙脚”,另有一人持圆灯(龙珠),为总指挥。舞龙者利用高低不平的碇步进行阵型变化,龙随珠动,在狭窄的碇步上腾挪跳跃,其阵式分为圆台、四角交井、龙咬尾、跳龙门等数十种。

李永在 摄



龙舞(鳌江划大龙)



倪晓月 摄

  鳌江划大龙是平阳民众为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或庆丰年而创造并传承的民俗活动,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姜光树 摄

  鳌江划大龙保留着制作大龙、龙灯开光、画龙点睛、巡街游行等传统民俗事项和舞龙舞狮、划旱船、大头娃娃、戏剧扮相等民间表演。其龙身分九段,取“龙生九子”之意,龙头直径达5米,身长70余米,重约5000斤。其造型华丽生动,龙身绘着精美画图龙角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样,给人以震撼、自豪、奋进之感。


巡游鳌江城  胡立雷 摄


04




“最伟大的民俗”





汤和信俗




汤和信俗即“七月十五汤和节”,是温州龙湾宁村特有的以祭祀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汤和为主题的传统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已经传承了400多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汤和是明朝开国元勋,洪武十二年,奉命在东南沿海构筑59座卫所城,其中包括龙湾宁村堡。因抵御倭寇侵犯有功,汤和卒后被追封为东瓯王。嘉靖七年,人们在龙湾宁村修建东瓯襄武王汤公庙,后称汤和庙。嘉靖四十年中元节,为追悼倭难亡魂,抬神像巡城仪式举行,出巡遍及永嘉场40多个村庄,行程约25公里,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摆祭迎候。而后一年一度定期举行,成为农历七月十五汤和节。




刘伯温传说




  刘基,字伯温,谥文成,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刘伯温传说是以历史上的刘基为依托,寄寓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而创造的民间文学作品,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伯温传说以文成县为分布核心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在瓯越文化区流传的就有100多篇,内容涉及风俗、物产、人物、地名等,传承形式除口耳相传外,还有曲艺、戏剧等。




祭祖习俗(太公祭)




  为纪念先祖刘伯温,文成南田刘氏宗族每年大年初一、农历六月十五均要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太公祭”,自此相沿至今。该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妈祖祭典(洞头妈祖祭典)




  妈祖信仰始于宋时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沿海地区传播甚广,形成了以宫庙建筑、雕刻、文献等有形文化和神话、传说、故事、祭典、民俗、艺术等无形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民间文化。


  洞头妈祖祭典有3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洋动物故事




海洋动物故事在温州洞头形成和传播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动物之间的关系,曲折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现象或人们的思想感情。



  洞头是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交融地,居民自福建南部以及温州地区周边县迁居而来。洞头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优势,使得当地海洋动物故事量多质优,如《鱼为什么没有脚》《虾兵蟹将》等,是集纳众智的结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的“最伟大的作品”
丰富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温州现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4

温州还有哪些“最伟大的作品”?
欢迎在文末留言区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4-11-20 00:39 , Processed in 0.2006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