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做志愿服务” 陈耕苗所在的小区,目前有近200位志愿者,包括冲锋队、保障组、宣传组等。冲锋队固定14人,负责小区外围的工作;保障组即楼栋里的志愿者,平均每栋楼10-16人;宣传组负责制作《抗疫日报》,通报小区里新增病例、核酸采集、信息辟谣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由于要求“人员足不出户”,楼栋以外、小区外场的很多工作需要有专人来负责,于是小区安排了14位外围志愿者组成冲锋队,集中负责这方面的事务,陈耕苗就是其中之一。 3月31日,浦西封控的前一天晚上,居委会召集了这14位外场志愿者开会。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都非常陌生,过程中大家戴着口罩,也看不到对方的样貌。 会议对外场的志愿服务进行了大致的安排:首先,政府配送的物资和居民团购的物资,由志愿者负责消杀,并搬运到各个楼栋门口;其次,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志愿者分成各个小组负责清理;最后,由于居民的防范意识尚不到位,志愿者需要负责日常巡逻,规劝居民足不出户,并及时解决突发状况。 虽然小区封闭管理,但大家还是需要居家办公,因此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时间段都能在场。为了协调安排外场志愿者们的时间,陈耕苗负责制作排班表。“我觉得管理志愿者有点像在学校里带学生,我们之前也经常带几百号学生出去研学,在组织这块儿比较有经验。”当然,陈耕苗表示,志愿者大多在各自岗位上表现都很突出,工作能力本身就比较强。 一开始,陈耕苗制作了一份腾讯在线文档,划分早上8点到晚上8点的时间段,前一天晚上发到冲锋队群聊里,让每个人填写第二天可以服务的时间。所有人填表完成后,陈耕苗再进行安排和调整,尽量保证每个时间段都有两个人在场待命,也保证所有人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但实践下来,结果却和陈耕苗的预期不大一样。“有任务的时候,大家都会来,并不会按照排班表去执行,所以到了后面,我也就不再统计了。”他表示,原本统计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让大家服务,而是为了让大家休息,但是后来发现所有人的热情都很高涨。 比如,小区外突然来了一批大宗物资,有1000多份同时到达,或者临时通知需要全员核酸,志愿者们只要在群里喊一声:“现在有事情,兄弟们快来!”大家就都会赶来帮忙。当所有人都有意识地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中,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进行具体的排班安排。 “志愿服务毕竟是一件用心在做的事情。不论是服务一小时,还是服务十二个小时,没有好坏,都是好的。只要愿意加入,做多做少都值得被称赞。”陈耕苗认为,冲锋队成员之间都配合得特别好,所有人都秉持“尽我所能”的意识,在本职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保证志愿服务有序开展。陈耕苗告诉记者,每天大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把货架清空,笑称这也是一种“动态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