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1055|回复: 5

泗溪:文成县城最亮丽的风景线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0

回帖

387

积分

老蟹

积分
387
发表于 2022-4-2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k8m78sMpsZklRSz.jpg

泗溪的记忆
文/郑杨松  图/网络



泗溪两岸的风景,美丽或凄婉,大多散落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在百姓争荣,万家灯火的盛世,年轻的只知道泗溪的美丽,年长的可否记起泗溪昔日的凄婉。迷蒙的溪光,在历史的长河中逆流而上,向远古闪动……


据说,有了泗溪才有文成县,40年代文成设县,黄坦人力争,大峃因有泗溪,多了一个筹码,黄坦人说,你有泗溪,我有梅溪,都是溪。大峃人说,泗溪汇龙溪拼峡溪聚凤溪合象溪,逐成县衙气势,黄坦人默然。


千年前有林氏兄弟从泰顺迁徒而来,兄在溪头(苔湖头)结庐造屋,弟在溪尾(林店尾)开荒垦田。后来又有陈氏家族从福建迁入泗溪河畔安家落业,宋未元初,南宋丞相周必大的孙子周九龄,从江西吉安避元军之乱,到屿根底落叶生根。从此形成林陈周三姓鼎立,不过他们不是三姓争霸,却是三姓结义,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绎,他们子孙繁衍,后来又由于联姻,避难,大峃终成多姓氏的大村落,大集镇。


wQSS5oTcVbBsQ5N3.jpg



泗溪,一个迁徙之溪,脚步总从这里响起,溪边的人患难与共,边读书,边种田,进入仕途,进入文化领地,诗人,画家名扬一方,有漂洋过海的,有成领导的,有成巨贾的,他们迈开了脚步就难以停止,他们永远在路上。所以记得最牢的是泗溪。自古以来,泗溪就是最亮丽的风景线。泗溪河畔东岸靠山,西岸是一大片的溪滩垟,千年沉积的冲积土,土质肥沃深厚,是赖以生存的宝地。泗溪碧水悠悠晶莹如镜,溪边草青树绿,花红蝶飞,看似很平静,但在台风季节就不平静了。那山体一般的浪头,一个个向溪边撞来,声如霹雳,隔岸浪涛卷起紫褐色的巨石,带出隆隆的地声,向西边溪滩垟漫卷飞走,其声像银钗相击,铜钹互扣,在暴雨、台风、泥石流的配合下,冲上街头,所到之处,房屋家禽,庄稼泥土一起卷走,留下满目疮痍。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安居乐业,前赴后继筑坝造堤,开渠引流,对泗溪进行治理,但在那个朝代,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治理效果甚微,往往是头年冬天修好的防洪堤,第二年就被台风洪水卷走了,乡民苦不堪言。


清乾隆60年(1795)四川人孟裕任大峃巡检司,目睹了乡民之苦,号召乡贤财主募捐,并亲自带领乡民在泗溪安营扎寨,叠石筑堤,经过三年的风餐露宿,与乡民同甘共苦群策群力奋战,终于筑成乡民梦寐以求的防洪堤,群众称该防洪堤为“孟堤岽”这孟堤岽长千米,堤面作路面,孟堤岽建成后,有效地防止了水患,孟裕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民办实事的地方官,建了“孟老爷殿”塑孟老爷坐姿像,有联云“十里丰收应记孟公治水,千年灾患常怀民众造堤”殿内香火不断,乡民逢初一、十五祭祀,久传不衰,为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到了民国14年,泗溪遭特大台风洪水,孟堤被冲毁,泗溪与大峃街成为汪洋泽国,民不聊生,许多灾民流浪他乡。


N5t52WTzsW7J3jB7.jpg



民国18年,周村绅士周岳其,效孟裕治水壮举,倾家荡产对孟堤岽进行修复,并扩建孟堤岽200米,人们对扩建的200米防洪堤称为“岳其岽”。


解放后,大峃镇人民政府为了全面治理泗溪,把根治水患,作为发展农业的首要大事来抓。1954年,政府抽调全县精壮劳力与能工巧匠兴建大峃岽。


那时没有水泥之类的混合材料,筑防洪堤全凭人工巧匠的知慧。施工技术员倒是一位有资质的本地专家,他是王伯谦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当时的条件,虽然土法上马,但结合科学,选作堤脚的石料,全是几十人扛的巨石,就连填方的石头都经过拣选,就地取材安放恰到好处,做到天衣无缝,美观实用。王伯谦先生说,大峃岽与孟堤岽相比,防洪能力是孟堤岽的一倍,工程量也是孟堤岽的一倍,大峃岽工程,引起温州专家的关注。(以后王伯谦抽调设计瑞文公路,这是后话)


大峃岽建成后,成为泗溪的的一大奇观,一年四季无论白天傍晚都有人来玩,白天赏溪光山色,晚上满堤都是花前月下。


adff0MFyFZzEDEFF.jpg



春天是赏梧桐树花的最佳季节,防洪堤内,那么大的溪滩垟,西园东园都是梧桐树,这些梧桐树不高,但树冠很大,生的奇形怪状,天生就是风景树,既可防水土流失,又是农民歇息的好去处。都说梧桐树能引凤凰,但谁都没见过凤凰,飞来的都是一些黑羽毛的鸟,一飞进去就不见了,别以为这些梧桐树下静悄悄的,算不定树下还有野鸳鸯呢,如果梧桐树有鸟惊飞的,树下定有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当然玩出成果也是有的。


泗溪的景色,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诗史,乡贤吴鸣皋先生有句“百丈文峰,偕猴寨螺尖朝玉宇,一湾泗水,统龙溪凤涧会山城。”古时有称泗溪为“鹤水”的,“遥念苍山,刘公高节拒凤阁,迩思鹤水,百丈巨瀑胜龙湫”。可见泗溪的主流来自百丈巨瀑。


春天泗溪“登鱼”,是大峃人的绝活,登鱼,就是把竹片削成圆棒棒,然后用细绳编织成“册”状,人称“鱼联”,用鱼联捕鱼,叫“登鱼”。登鱼就是将鱼联埋在溪流湍急处,使鱼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就是在水中排兵布阵,拦水围流,让鱼自投罗网,人在鱼联傍坐收渔利,用这种方法捕鱼,大鱼小鱼,沙鳅虾蟹一网打尽,进入包围圈的,就没漏网之鱼。老人说,不可用这种方法捕鱼,会使鱼绝子绝孙的。不过泗溪的主流用不得鱼联,因为主流水大流急,布不得罗网,再则主流是竹筏过往的水路,是不许登鱼的。春天是鱼排卵的季节,近水识鱼性,如果你不是泗溪河畔人,你根本不会相信,各种鱼争跳龙门,鱼是会窜上岸的,泗溪最多的是鲫鱼,这种鱼成群结队,通常一下子涌入鱼联多尾,大的有半斤左右,小的手指般大,登鱼是男人的营生,那些女人与小孩只能在浅水滩寻河蚌沙螺,这河蚌沙螺是永远捡不完的,是泗溪特产,河蚌烧豆腐是大峃人的拿手好菜。家有客来算是最好的招待了。


夏天的泗溪是最热闹的,如火的太阳一落山,那些青少年就从四面八方涌向泗溪,他们是来游泳的,(那时叫洗学)脱光了衣服往堤上一丢,一头扎进水里,泗溪有三个深潭,一个人是断不可独闯深潭的,这些深潭都有恐怖的故事,这些故事都离不开淹死鬼,听了毛骨悚然。有青年男女恋爱,遭父母拆散,双双投水殉情的,有穷人被逼债,躲债无路跳潭的,他们成了淹死鬼,死不甘心,急于投胎转世,而阎王爷有令,要找好替死鬼,方可投胎转世,于是这些淹死鬼阴魂不散,总在深潭等人。越是有故事的地方越刺激,越是有人冒险,许多后生血气方刚,不信这个邪,游向深潭,不过他们都是成群结队去的,人多了阳气旺,互相有照应,水鬼没有机会下手,也有水性好的沉入水底,探个竟然,结果水底什么都没有,都是瞎编乱造吓人的,所以深潭游泳依然是青年的最爱,不过游过深潭的人,尽管平平安安,回家依旧不敢透露真言,让父母知道了以后,就不准去泗溪游泳了,来泗溪游泳的都是男孩,女孩是绝不会与男孩一起游泳的,有的已经有对象的女孩要去泗溪游泳,那必须选在溪里没人的时候与男友一起在水不深的地方体验一下游泳的乐趣。


yrtrd084B4Uz84p0.jpg



秋天的泗溪是最迷人的,远处层林尽染,眼前是一片收获的景像,溪滩垟种得最多的是番薯,还有甘蔗和花生,我问过老农,泗溪河畔,那么平整的地方,为什么不种稻谷,据说,这些通透性沙质土,保水能力差,最宜种番薯,大峃人山上种番薯,溪滩垟种番薯,到处都是番薯,男的在泗溪洗番薯,女的在溪边刨番薯,老的在堤上晒番薯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番薯的营养价值好不好大家说不岀所以然,不过大家知道它耐饥,历朝历代如果没有番薯支撑着,泗溪两岸人,还真不好过呢,每到番薯收成季节,泗溪两岸人脸上有了肉,孩子有了笑脸,人称“番薯肥”大峃人真是吃番薯丝的命,过去穷人提亲,番薯丝的数目也在彩礼单内,都说文成三件宝,番薯丝吃到老,可见番薯丝在人心中的份量。


冬天的泗溪,另有一番景象,这里是水路码头,千百年来,泗溪是通往外地的唯一交通道输线,是大峃与温州瑞安的物资散集中心,竹筏工,搬运工,生意人熙熙攘攘,时间都是中午11点半至12点,从温州方向来的竹筏装运的都以布匹,食盐,海味为主,运岀去的货物不多,有时有稻谷,木料,但大多数竹筏没有回货,或回货很少,这些竹筏都是从峃口转运来的,人称“峃口筏”,从温州瑞安到峃口的,不是竹筏,是蓬船,人称“峃口艇”,因为船须深水行船,而峃口到大峃是滩多潭少,船进不得泗溪,须改用竹筏,别看峃口到大峃仅十里水路,但这十里水路,步步惊心,滩滩动魄,危机四伏,特别寒冬腊月,水浅货重,天寒地冻,撑竹筏又苦又累,浅滩逆水行舟,那时又没长统靴之类的防冻胶靴,赤着脚浸在刺骨的冰水里,肩上套上纤,手里拉着筏头竹,用尽全身气力,一步步往上拉,拉到水较深的地方,方可上筏用竹篙,如遇急流逆水难度更大,冬天逆水行舟赌的是气力,涨水期逆水行舟,赌的不是气力,而赌的是命,都说撑筏半条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翻筏送命时有发生,尽管这样,解放前筏工工资稍多一点,因此,筏工还要交筏捐税,1942年,大峃盐务所王钱芝带领三名警察与筏工发生口角,竟开枪打死一名筏工,最后引发船工,筏工罢工,温州的食盐,没人运,这盐税是国民党局的主要收入,这盐没人运,这还了得,逼得瑞安国民党局不得不法办王铁芝,算是替筏工岀了一口气。自从1958年文成通车后,竹筏才失去运输的价值,筏工这个职业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后来竹筏也消声匿迹了。


泗溪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应属筏头滩,(就是现在县前街珊门桥头)那时这里是一个极大的天然广场,文成县较大的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比如物资交流大会,过年的各种灯会,各地的戏剧汇演,平时的生意贸易,牛羊猪的交易,一拨拨的人流,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里上演了泗溪故事。1949年,庆祝文成解放,解放军在这里召开庆祝大会,全县人民欢呼雀跃,喊口号,扭秧歌,热闹非凡。后来,土改工作队曾几次这里召开公审大会,还就地枪毙过人,贫雇农也在这里召开诉苦大会。


DxCQzluCxQXcFAAA.jpg



大峃岽外面的泗溪石板桥,是东西两岸的唯一通衢,也叫珊门石板桥,桥长120多米,桥宽1点5米,桥墩都是条石竖立,每隔4米一桥墩,有32孔,墩高米许,这座石板桥之长度,堪称温州之最,发洪水时,常会大水涌桥面,因受桥石的作用,形成很高的浪涛,来看的人,不亚于钱江难潮。这里桥长人多,桥下水流湍急,许多外地人说,过桥会头晕,老人小孩均要青年人护送过桥,不过泗溪两岸人习惯了,肩挑百把斤重的番薯稻谷过桥仍显轻松。桥下还有矴埠齿,这矴埠齿平常的作用不大,主要是石板桥的石板常会被洪水冲下,成为断桥,其修复不是小工程,通常要停止一些时日,这时矴埠齿派上用场,据说这矴埠齿是周村周必大后裔捐资所建,真是功德无量。


泗溪两岸靠泗溪水灌溉庄稼,洗衣,沿溪还有4个水碓楼,分别是孟潭水碓楼,苔湖水碓楼,珊门桥水碓楼,林店尾水碓楼,每一处水碓楼都是一部历史,一首诗。


60年代,屿根底村民还在泗溪下游建起文成第一座水轮泵站,人称“翻水站”把泗溪水引向山上,灌溉山上的良田,使这些历年种番薯的旱田变水田,变靠天坵成为旱涝丰收田,过去大峃人说,铁树开花水倒流,都已口头闲谈成事实。


s44QA446QXAQV6wf.jpg



泗溪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可找到变迁的发展历史,在繁华的高楼大厦下,也许以前是淹死鬼的墓地,在某机关大楼处,以前是梧桐树园,是青年男女海誓山盟的地方,那些跳广场舞的广场,过去曾是鬼哭神嚎的荒野之地,美丽的泗溪大桥,过去曾是水运码头,是穷人与反动政府斗争的地方,筏工曾血染泗溪,岁月的长河淹没了过去的一切,但那些金玉般的东西却在记忆的波涛里闪闪发光,使人恋眷,使人神往。


泗溪是文成人的母亲河,游子的乡愁,是一幅画卷。

23

主题

3640

回帖

2436

积分

元老

桥归桥!路归路!

积分
2436
发表于 2022-4-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风景很美丽。

0

主题

210

回帖

105

积分

嫩笋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2-4-27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成小县确实好,可惜房价也不高居不下啊

0

主题

2254

回帖

1127

积分

老蟹

积分
1127
发表于 2022-4-2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月天非常热。

2985

主题

1万

回帖

9176

积分

元老

积分
9176

荣誉勋章→风雨同舟荣誉勋章→论坛卫士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2-4-2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271.jpg 文成县苔湖新区二期效果图

2985

主题

1万

回帖

9176

积分

元老

积分
9176

荣誉勋章→风雨同舟荣誉勋章→论坛卫士荣誉勋章→优秀会员章

发表于 2022-4-2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212.webp.jpg 文成县龙船垟城中村改造二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9-2 16:11 , Processed in 0.2986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