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爆发,我市面临较大疫情输入风险。在守好“大门”的同时,把好社区“小门”才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今天,温州晚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了南浦住宅区、上陡门住宅区、水心住宅区、群艺大楼等老旧小区,发现许多小区无人负责防疫检查,存在防疫漏洞,防疫意识有待提升。
南浦住宅区有小区场所码显示“失效”
上午10时23分,记者来到鹿城区南浦路柳园小区东门,入口处没有防疫检查点,岗亭上张贴着“场所码”和疫情防控宣传海报。居民没有扫描“场所码”便随意进出小区,岗亭里的工作人员也未上前检查和劝导。小区内部分居民外出时没有佩戴口罩。
柳园小区居民未经防疫检查可随意进入小区
“小区现在没有防疫检查,戴不戴口罩都能进。”住在13幢的陈女士告诉记者。
柳园小区南门岗亭无人值守
记者扫描“场所码”后发现“鹿城区南汇街道柳园小区场所码已失效”字样,随后记者来到小区南门,岗亭内空无一人,扫描“场所码”依旧显示“已失效”。待岗亭工作人员回来后,他表示对“场所码”已失效的问题并不知情。小区北门和其他两门情况类似,“场所码”也处于失效状态,无人负责防疫检查,车辆和人员可随意进出小区。
柳园小区场所码已失效
10点24分,下吕浦2区的春晖组团4单元科普楼旁的小区出入口处,几位市民正在进出,其中一位市民并未佩戴口罩,一旁岗亭内的保安人员没有上前提醒,岗亭四周没有张贴“温州防疫码”“场所码”。
春晖组团6幢旁边的小门处已经被封锁,上面张贴了红色的封闭小门管理通知。记者询问了正在旁边遛狗的小区住户,该住户表示,小区进出并不需要出示任何防疫码、场所码以及核酸检测报告,部分出口处的岗亭工作人员只是负责车辆管理。
春晖组团7幢大门敞开无人管理
10时33分,该小区中心的春晖市第八幼儿园正在上课。幼儿园大门方向,春晖组团7幢左侧入口敞开着,无人管理。
10点30分,记者来到鹿城区下吕浦2区的秋明组团和冬宁组团,发现秋明组团西门,冬宁组团北1门、西北2门,均呈开放状态,没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入口处未张贴“温州防疫码”二维码,也没有安排防疫工作人员检查“温州防疫码”。
下吕浦2区冬宁组团西北2门无人看守
在冬宁组团的南门和秋明组团的北门交界处有一座岗亭,上面张贴了“进口快递防疫温馨提醒”以及疫情防控通告,旁边的墙面上张贴“戴口罩,测体温,亮健康码,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标语,但是小区内并没有严格的防疫管控措施。“这里四面马路都是通的,都是随便进随便出的,门到处都是开放的,也不好管理。”岗亭的保安大叔说,一般是车子堵塞了他们管理下。
秋明组团和东宁组团交界处的岗亭工作人员不在岗
金台大厦一些小区居民进出未戴口罩
上午10时23分,记者来到位于鹿城区府前街8号的金台大厦,“疫情防控,外卖禁入,请大家配合”的标语张贴在大门上,门口桌子上摆放着快递和外卖。测体温、扫码仪器和温州防疫码等摆放在入口醒目位置,保安戴好口罩,检查来往行人的防疫码、体温是否异常,必要时提醒业主和来访者戴好口罩。保安大哥介绍,业主进入大厦要亮码、测温,而访客进大厦除了亮码、测温外,还要登记身份信息。放置在门口的快递,他每天会不定时消毒。
金台大厦保安对快递进行消毒
尽管保安有提醒,但记者通过10分钟的观察,发现该小区进出10人中,有5个以上未佩戴口罩,其中不乏老年人、年轻人。70多岁的胡女士早上到金台大厦看望亲戚,离开时她自觉戴好口罩。她告诉记者:“戴口罩既是对自己好,也是对别人好。”
群艺大楼小区内未戴口罩居民不少
位于人民西路的群艺大楼此前曾发现病例,该大楼一度被划进封控区,3月24日解封。解封后的群艺大楼疫情防控状况如何?
上午10时42分,记者在群艺大楼发现治安联防岗亭大门紧锁,内有监控视频,但无人值守。群艺大楼共有5幢,编号为39至43幢,39和40幢加装了电梯,上电梯需业主人脸识别或者刷卡,因此外人不易上楼。记者发现,进出电梯的业主有的戴着口罩,有的没戴,经过10分钟的观察,12名业主中,只有两名女性佩戴口罩。10时52分,一中年男子全程未戴口罩,在39幢楼下搬货。记者了解到,该名男子也是群艺大楼的业主,他认为在小区楼下就如在家里,没有必要佩戴口罩,他说:“出门肯定要戴口罩,你看我车里准备了好几个口罩。”。在39幢电梯口,通过记者10分钟的观察,发现来往12人中,只有两位女性佩戴口罩。
群艺大楼,居民没有佩戴口罩
群艺大楼42、43幢没有装电梯,但也有门禁系统,业主刷卡进入,不过41幢位于一楼的铁门敞开,记者直接从铁门进入上到三楼平台,一位老伯告诉记者,铁门坏了,准备维修,需要筹集经费。
群艺大楼岗亭没有工作人员值守
五马街道乘凉社区党委书记邓雪娟介绍,群艺大楼没有物业公司,只有业主自管小组,都是业主自发公益性地轮流在治安联防岗亭值守。39和40幢是3月17日解封的,41幢至43幢是3月24日解封的。“解封当天,住户的健康码变绿码,我们建议他们继续居家观察7天,必须外出的,也不要离开鹿城区。”邓雪娟说,日常防护还是要的,小区定期消杀,有中高风险地区来小区的人员要提前报备,“着重提醒住户,来自国外的快递要全面消毒,静置存放7天后再拆封,另外强调出门要戴口罩。”
水心住宅区未设防疫检查,随意进出
上午11时43分,记者来到位于杏花路的水心住宅区菱、藕、樱、桔组团的西门,门口立着宣传板,提醒人们戴好口罩、出示温州防疫码、配合测温,但是行人进出,保安并未检查温州防疫码,甚至有一张A4纸张打印的“场所码”掉在地上。记者观察,进出的人中既有业主,也有外来人员,包括快递、外卖小哥均是随意进出,畅通无阻。除少数人戴好口罩外,大部分人未戴口罩。在位于马鞍池西路的北门和十七中路的东门,都是同样的情形。
水心住宅区居民没有经过防疫检查直接进入小区
随后,记者来到杏花路另一侧的水心住宅区桉组团、竹组团、桂组团等,在住宅区总共6个大门走访中,同样存在与菱、藕、樱、桔组团相似的问题,行人随意进出,保安并未阻拦和检查。
上陡门组团快递小哥未戴口罩进入小区
11时10分,记者来到上陡门十一组团进行走访。小区边上的许多“小门”的出入口都已经用链条封锁。西南1门口处,有一位志愿者在提醒居民扫描“场所码”,来往的居民应接不暇,检查工作显得颇为吃力,特别是一些老人需要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进行扫码、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等操作。“小区年轻人很少,很多老年人使用的是老年机无法扫码,有时候手机忘带了,防疫检查存在一定困难。”志愿者叶先生说道。
上陡门十一组团,志愿者指导居民扫描“场所码”
11时10分,上陡门十二组团西门处,岗亭门口的广播正在播报温馨提示,要求进入小区的人员佩戴口罩,出示“温州防疫码”,扫描“温州场所码”,测量体温。门口一位戴口罩的志愿者正在门口检查居民的“场所码”等信息。
11点36分,西门的志愿者离岗,部分小区住户进出并未出示场所码,门口保安并未进行阻拦。
上陡门十二组团西门,居民没有佩戴口罩进入小区
11点14分,上陡门六组团南门入口,居民没有经过防疫检查便随意进出小区,其中部分居民并未佩戴口罩,岗亭的工作人员并未提醒。岗亭上贴有小区“场所码”,并放置有“进本小区请出示温州防疫码”的标志,不过没有居民主动扫码。
上陡门六组团,老年居民聚集闲聊
上陡门六组团,外卖小哥未正确佩戴口罩
小区内一没有佩戴口罩的快递小哥在道路上肆意穿行;回廊里,十几位老年居民近距离聊天休息,其中大部分没有佩戴口罩。
上陡门六组团西门,岗亭工作人员未佩戴口罩
小区西门入口情况类似,岗亭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防疫检查,且未佩戴口罩。等待了十分钟,总计有13人进入小区,其中6人没有佩戴口罩,没有人主动扫码,没有佩戴口罩的外卖员也被允许进入小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