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对国内教育培训行业来说不同寻常。据新华社7月24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双减”意见的正式落地,严肃整顿教培行业已成定局。
重拳之下,一些教培机构已经关停或已提前退场。培训的热度已现降温苗头,但是,一些野蛮生长多年的教培机构不愿善后,留下的退费难、找人难的“烂摊子”,让家长们学员们无可奈何。
由网友爆料,温州瑞安沿江东路331号,有一家名叫“普拓”的培训机构,附近有众多家长将孩子送到这里培训。然而,就在前几天,这家机构突然破产关门,众多家长傻了眼。孩子的课程被迫停止,上万元课时费也打了“水漂”。
注:图片为普拓培训学校鹿城区宝纶大厦分校
今年7月30日,拓普教育培训学校一纸公告让一众家长傻了眼:这份告学生及家长书中该培训机构称,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营业,并计划申请破产。
这让不少家长难以接受:爆料网友称,她在这个培训学校共缴费近6万元,此前就多次要求退款,然而一拖再拖,拖到了公司倒闭……
据该网友描述,其他家长也有类似情况,他们有人此前就一直要求退款,却遭遇对方拖延、踢皮球。
以上种种,让一些家长怀疑该培训机构“跑路”。一位家长通过查询发现,该公司还处于正常经营状态,而且该培训机构在温州不止一家,这些正在为了退款而维权的家长也借此好心提醒其他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避雷”。
目前这些家长依然无法获得退款,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每次询问相关负责人,他们要么推卸责任让家长找别人,要么拖延时间。如今该机构通知即将破产,家长更着急了,该找谁退款?
分析:三大因素导致退费难
造成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的原因主要有签订合同不规范、部分培训机构将预付费用于金融运作、商家违规成本低等几大原因。
目前,有些商家合同相对规范,明确规定了退费方式,比如在扣除一定手续费之后按照课程消费情况进行退费;但可能与消费者的预期不一致,也会产生争议。
有些培训机构会用预付费进行金融资本运作,导致账面上资金不足,消费者想要退费就没那么容易了。有些破产倒闭的机构,就很可能是资金运作上出了问题。
此外,还有的培训机构在交费的时候,会诱导消费者去平台办理贷款,由于关联到多个平台,一旦想要退费,就会特别难。
退费难的另一个突出原因是,有些商家不打招呼,直接关门停业,导致消费者退费无门。有的培训机构这边关门,在外地换个机构就可以继续经营。
试点:完善资金监管平台
据媒体报道,温州近期推出了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监管平台,在这一监管模式下,商家通过平台收取预付资金,并依托银行进行资金监管。无论消费者预存多少费用,商家只能自由支配消费者已实际消费的额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恶意卷钱跑路风险,消费者也不必担心商家挪用预付金作为其他用途。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朱涛也认为,预付式消费服务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托管或者缴纳储备金等方式,来加大对培训机构可能产生的预付费退费的风险管控,这种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朱涛表示,这就相当于一个公共的监管平台,能把钱真正管理起来,防止出现退费难的问题。
写在最后: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双减”政策出台,敲响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钟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相关政策的出台,可以加大对教辅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但同时要重视有些机构不能开课可能引发的退费问题,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保证顺利过渡。
这两年,教育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突然倒闭、虚假宣传、卷款跑路频发,导致家长们产生退费困难的现状……这类事件屡见不鲜……
现在正处于政策落实过渡阶段,小编在此温馨提醒广大家长朋友,请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如确有需要,请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警惕缴费优惠陷阱,依法签订培训合同,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