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学,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我不过是一名平常之人,我无法从他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上去精研细琢,我只能遵从我内心的触动。述我所感,叙我所悟。从初度红楼,感慨世家之繁华,到曲终人散,感慨于人事的凄凉。《红楼梦》,实在是带给我太多的触动。 都说《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它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转衰的三代生活,还大胆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与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它是一副包罗万象的明清历史画卷。 一面是木石前盟,一面是金玉良缘。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也过不去。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却也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知,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也逃不过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的凄凉。 宝玉和黛玉最终没有在一起,也许,这种缺憾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这样,也许就不会打扰到黛玉在我们心中的“仙女”的形象。“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我们一边感慨着宝黛之间爱情的忠贞不渝;一边痛恨封建社会腐朽败坏,愤愤不平这宝黛爱情的真正凶手;一边惋惜这纯洁高贵、美丽坚贞但却是残缺遗憾的爱情! 谁在西楼,卷谁的帘钩,如今只剩风雨如晦,灯如豆。
谁的韵脚,等谁的更漏,哭也哭不尽,猜也猜不透。
三千个夜晚,三千白昼,三千个寥落的黄昏后,葛衣换了貂裘,舞榭歌台都枯萎只听得一曲红楼。九万遍琵琶,九万箜篌,九万遍萧索的琴瑟后,宴席换了沙丘,翠盖华庭不噬锈,只听得一曲红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