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19:30分,在瑞安支行营业部实习的实习生陈某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18814910087),是一位自称该支行领导的人打来的,这位“领导”清楚地知悉该实习生名字及实习具体情况,提出让他明天早上到其办公室一趟。尽管实习生陈某心中存有疑问,但是查看手机号码归宿地为温州,且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一些具体情况,最终还是相信并答应了。 3月17日早上8:07分,实习生陈某再次接到“领导”电话。 领导:小陈,你现在在哪里? 陈某:我正在营业部门口。 领导:哦,我现在办公室里有两位其他领导,你等会,我一会儿打电话给你,你再上来。 陈某:好的。 实习生陈某挂断电话后,进入银行,并与该行营业部大堂经理薛矫俐汇报了此事。大堂经理薛矫俐听完后觉得不对劲,立即帮助陈某仔细查实该陌生手机号码,发现号码并非本行员工所有,这极有可能是一起新型的电信诈骗。 8:15分,就在陈某与大堂经理谈话期间,“领导”的第三个电话来了。大堂经理示意一起接听电话。 领导:小陈,现在我办公室的两位领导还在,我正在招待他们,今天正好没带现金,你身上有现金吗? 陈某:现金? 此时,大堂经理明确告知实习生,这就是一场新型骗局! 领导:对啊,今天正好没带,你身上有3500元吗? 陈某:没带。你到底是谁? 领导:我是你领导,你都不知道?你这表现,还想不想干了。 此时,“领导”感觉形势不对,说完并急匆匆地挂断了电话。 见状,实习生陈某懵了,自己前天刚去中国建设银行温州分行报道,昨天就接到所谓“领导”的诈骗电话。他不禁感叹:多亏营业部大堂经理的帮助,揭穿了这个精心骗局,不然自己肯定上当受骗。 事后,该行大堂经理教育实习生陈某:“当前社会信息泄漏问题异常严重,这种电信诈骗案件时常发生。我们身为银行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客户识别诈骗信息,并告知客户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尽可能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