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2733|回复: 1

温州多所中小学禁止学生带手机!家长、老师、学生这样看……

[复制链接]

778

主题

0

回帖

399

积分

老蟹

积分
399
发表于 2021-3-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3月伊始,

各地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

我市多所学校出招,

把学生手机“挡”在校门外。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规定学生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如经家长允许带入,手机也要交给老师统一保管,放学后再还给孩子;
温州市实验小学利用网络智能平台,让家长及时获知孩子的消息。
无独有偶,温州市城南小学、温州第三中学等学校也相继开展措施。


KraRLAoRzz6q6XOe.jpg


配图 摄图网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今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以书面形式规定: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等。


作为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的孩子,手机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近日,温州日报记者向家长发起一份关于“你的孩子今天看手机了吗”的微调查,共收到136份有效答卷。


受访家长中,仅6人未给孩子配备电子产品,其余孩子都有手机(仅电话、信息功能)、智能手机、ipad或电话手表。在手机用途方面,超过83%的家长选择,孩子主要是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其次是线上培训班。


微调查超过83%的孩子
要用手机做作业




在这136份问卷中,一半以上的孩子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30分钟以内,使用1小时以上的有10%。


手机用途方面,超过83%的孩子是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51%为线上培训班,其次还有上网搜索资料和打游戏,看动画片和电子书的均占10%左右。


对于教育部发布的手机管理新规,大部分家长都持“支持方”,但也有家长认为不该“一刀切”。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部门对于校园手机管理的初心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更人性化,如允许孩子携带仅通话功能的手机或电话手表,方便与家长取得联系。


ImKTdFt570tdgzMQ.jpg


配图 杨冰杰 摄



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近70%的家长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限定时间的方法,或删除手机内除学习之外的其它软件,还有的家长提出要以身作则,不在孩子前面刷手机,以及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等。


Q:手机在孩子眼中是怎样的存在?小学生李子轩告诉记者:
用手机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搜索资料外,就是打游戏,在游戏的世界很容易就忘了时间的存在。因此,家长规定了每天使用手机不能超过1小时。
尽管他认为自己并没有过度使用手机,但还是发现,手机导致自己的视力和专注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最明显的是,上课容易走神。”
  
校长老师别让“手机瘾”
挡住孩子的成长路




关于手机的使用,温州市城南小学德育副校长瞿莉认为,现在手机功能不断强大,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有事电话联系的作用,学生使用手机最多的是玩游戏与社交聊天。手机将未成年人带入虚拟的世界,让他们沉迷于暂时性的快乐,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此,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内。若真需要联系家长,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校讯通”或者请在校老师帮忙。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因此,学校不赞成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者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老师应该在放学前将作业明确地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该如何对今天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但是对于一些提高性、趣味性的促进亲子关系的协作性活动,老师可以在家长群里给予一定的指导,从而促进亲子关系,提升学生的能力。“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的教育管理。”
  
kZ8OQaT1zzA983T6.jpg


配图 摄图网



“不夸张地说,手机对孩子来说就是电子‘毒品’。”温州外国语小学校长吴步旭讲道,孩子的自控能力弱,容易上瘾,把时间都浪费在手机上,对他们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当然,也有人会说手机可以用来学习,但这是建立在家长时刻监督指导的基础上。


而事实是,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省时、省力,从孩子幼儿开始就拿手机陪玩,孩子对手机的痴迷可以说从小被培养,从而也导致父母陪伴的缺失,亲子关系紧张。


对于手机的管理,不止在校园里,还需要政府部门主导,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全社会多方力量协作,才能帮助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仅限于小小的手机屏幕里。


在上一学期开学前,蒲鞋市小学龟湖校区六(5)班全体学生就集体签下了一份“承诺书”——“对于手机,我最难拒绝的诱惑是什么”“为了抵制手机诱惑,我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并邀请家长作为承诺监督人。该班班主任叶琳说,这份承诺书的拟定是因为她发现班级里有些男孩在偷偷玩手机游戏,十分入迷,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醒孩子们要养成自律的习惯,时刻不忘自己的承诺,“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自己。”


RNTTNocL2C63W22A.jpg


配图 摄图网

  
专家观点打造中小学生
专属“绿色网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未成年人专属网络打造被提出。全国人大代表黎霞建议,国家扶持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网络、软件,其内容和功能须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管。


hzU4ONNdG9opy4p0.jpg


配图 摄图网



对于学生手机管理,温州大学教育学博士崔岐恩认为,出发点是好的,控制手机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保护学生视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其沉迷网络和游戏。但有关教育问题原本就存在多面性,手机作为现在重要的学习工具,也不例外。“有关部门不能‘一刀切’,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小学生自控力较差需严管,中学生可以在一定的引导下合理利用手机。”


身处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方式也在逐渐变革,如果合理使用手机,它也可成为教育教学的补充和自我学习的平台。学校可以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让学生“网上冲浪”——很多历史知识,文化典故,科学奥秘,在网上自己浏览更有趣更宽广。老师的角色将从讲授者转为服务者和组织者。


当下最迫切的,是依靠强大的网络智能技术,打造适合中小学生的“绿色网络”,自动过滤无用、不适宜的垃圾信息。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企业投入开发绿色网络产品,只为青少年专属打造。总之,手机并不是洪水猛兽,如何精细化利用才是关键。


而在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支部书记、副教授周奇看来,学校教师大多支持新出的手机管理的规定,让老师今后对学生的管理有法可依,但同时存在着其它不同的声音,“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家校沟通,共同探讨出最适合、最有利于孩子的手机管理方法,毕竟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只为保护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5

主题

4072

回帖

2039

积分

元老

积分
2039
发表于 2021-3-9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一场美立的走过场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8 17:45 , Processed in 0.26295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