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保护国家财产,通汽车绝对不行。”近日,鹿城区检察院针对一起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召开公开听证会,面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前桥能否通汽车的争议,听证员、资深文博专家金福来的话掷地有声。
今年5月,该院对辖区22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展走访调查,发现三牌坊古井、江心屿西塔、谯楼城墙、寺前桥等5处文物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经报浙江省检察院批复同意,该院于8月6日向该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依法公开送达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该局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职责。此后,这5处文保点所涉问题基本得到整改,但涉案文物长效保护仍然存在难点,尤其是寺前桥本体设置路障限制汽车通行后,影响当地村民正常出行,引发强烈反响。
一边是文物要妥善保护,一边是民生需求,该如何解决?为此,该院探索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听证会邀请文博专家、建筑业设计师、法律专家担任听证员,行政机关代表、文保单位的利害关系人代表参加。
“寺前桥是上寺西村13户村民出行必经之路,目前限行保护措施,使村民车辆出行受到限制,有车不能开,只能徒步出行。”上寺西村村委会主任会上直言。
“寺前桥是千年古桥,古代的设计不可能考虑现代车辆通行,承重能力有限,通汽车是绝对不行的。”金福来直指寺前桥保护的关键点,“建议属地镇政府采取规划建造新桥、设置临时停车场等措施,合理、妥善解决村民通行、停车问题。”
“寺前桥目前的限行路杆简陋,且与千年古桥历史风貌格格不入,建议更换为具有古建筑设计感的石柱。”听证员、建筑业资深设计师陈元哲就如何恢复文保历史风貌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深入剖析、充分讨论,公开听证会在公益保护和民生所需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点”。
“通过今天的听证会,引起了政府、社会对文物保护的共鸣和关注,效果很好。”听证员、律师覃杨萍点赞。
“下一步,我们将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作为诉前跟进监督、依法处理案件的重要参考。”该院副检察长林芹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