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0309|回复: 1

三招破题,龙湾三个月“重塑”中河路地下排污管网

[复制链接]

15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嫩笋

积分
8
发表于 2020-12-1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州网讯 在龙湾区永中街道中河路,有一条近一公里长的“石头沟”。夏季水沟恶臭阵阵,雨天污水满溢,周边居民叫苦不迭。原来,中河路周边的巷弄里一直是雨污合流,难以疏通导致沟渠内淤积堵塞,成为远近知名的“臭水沟”。
不过这一次“臭水沟”仅用了三个月,就彻底告别了脏、乱、臭。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队员介绍,中河路的美丽蜕变离不开以下“三招”。
破题第一招:转换思路整合项目
牵头单位: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排水管网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地下管网整治常常面临融资难、实施难、监管难。尤其是在老城区,路面挖了又破,管网破了又修,就如中河路一样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 
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冯宪尧告诉记者,对于这样一条屡修屡破的“臭水沟”,这一次的整治注定不能再走“寻常路”。今年9月初,作为牵头单位的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整合项目实施主体,在排水管网整治工程中构建“1+4+6”特色运行管理体系,即1个法定业主统一立项融资,分中心片区、状蒲片、科技城片、空港片等4大片区代建,6个属地街道配合负责政策处理,实现项目有效整合、资金集中使用、技术力量集群。
有分工有协作,环环相扣才能一丝不漏,中河路地下管网整治“工作班子”就这样开工了。
破题第二招:改变角度缩短周期
建设单位:龙湾城市中心区管委会
地下管网要整治,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更要保证。怎样利用最短的建设周期,达到最佳的建设施工效果?龙湾城市中心区管委会作为建设单位开始了精细筹谋。
负责工程建设的吴忠南心中有“谱”。他说,优化项目施工招标和标后监管模式非常重要。于是中河路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率全市之先使用EPC+单价结算方式实施招投标,有效解决设计、施工、采购易脱节及工程节点衔接不紧、建设周期长等问题。
同时,工程实行单价结算方式和全过程跟踪审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与同规模项目相比,工程造价节省约30%、建设周期缩短60天。
破题第三招:创新方法 三级监管
各方参与:龙湾区级、部门、属地分工协作
中河路地下管网整治,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里子”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齐抓共管”。
地下管网开挖时,燃气、自来水、电力、电信、移动现场“站岗”,确认管线归属;开工建设时,龙湾区、部门、属地实行“三级监管”,由龙湾区组织专家全程技术指导,行业质量监管部门“随机抽查、专项督查”做好工程质量监管,属地街道成立工程推进小组,邀请网格员、热心村民等40余人担任质量监督员。大家的目标一致,争取最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作业,尽量少影响老百姓日常出行和沿街店铺正常营业。
日前,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中河路通过新建雨、污水两条管道,实现了片区雨污分流,污水支管运行通畅。同时通过路面压实、钢筋植筋等,保障路面不会沉降,防止管网再次破裂。
据了解,今年以来龙湾区通过实施管网整治,有效缓解了污水管网的终端处理运行负荷压力。有数据显示,东片污水处理厂年日均污水处理量比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近10%。下一步,龙湾区将在两年整治完成的基础上,谋划开展排水管网整治新三年行动,继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管网整治全覆盖,逐步实现管网全覆盖、破损全修复、污水全收集、维护全覆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8-28 18:13 , Processed in 0.2942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