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1931|回复: 0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老旧校舍华丽转身成大文豪纪念馆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回帖

7

积分

嫩笋

积分
7
发表于 2020-12-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12月6日上午,林斤澜文学馆在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开馆。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林斤澜女儿林布谷共同为林斤澜文学馆揭幕。


J8slWmSist5tt5Mw.jpg
滕芳 摄


林斤澜(1923-2009),出生于温州市,2007年获北京作协“终生成就奖”。林斤澜一生经历丰富,创作颇丰,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被文学界誉为“短篇小说圣手”。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便是林斤澜先生的铜像,这尊铜像是由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基金会捐赠;入内,展厅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分为序厅、生平厅、成就厅、尾厅。展厅回顾了林斤澜先生早年读书时期、青年革命时期的经历,介绍了他在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创作生活,以及他担任《北京文学》主编时的工作,特别是他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并复原了林斤澜先生的书房。


馆内还展示温州市政府主办的、以林斤澜先生命名的“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历届获奖作家在当代汉语短篇小说上的卓越成就,彰显温州文化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收录了林斤澜《轻重小驴车》等作品的手稿(这些珍贵的手稿由他的女儿林布谷捐赠);此外,林斤澜发表的第一个独幕剧剧本——《祖国在召唤》,1959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春雷》馆内也有珍藏(由林斤澜友人捐赠)。


tglOCenZhYolrymn.jpg
还原书房
iadq6GCdbUqa30gq.jpg
手稿


据了解,目前林斤澜文学馆为试运行阶段,暂定每日9点到5点对社会免费开放。馆内展品由林斤澜女儿、林斤澜先生友人捐赠,也欢迎社会各界进行捐赠。


事实上,在半年以前,文学馆旧址还只是一幢老旧的校舍。林斤澜文学馆为何选址该处?老旧校舍如何华丽转身成大文豪纪念馆?记者采访了鹿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


记者:为何选址该处?有何历史渊源?


相关负责人: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可以说是林斤澜先生成长的重要摇篮。


林斤澜父亲林丙坤于1914年创办沧河小学,即现在的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林丙坤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他的两个女儿林月、林华以及儿子林人侠都曾在学校任教,另外两个女儿林芰、林抗以及儿子林斤澜都曾就读于沧河小学。


ro5sO4QOO7QvLj5t.jpg
沧河小学旧址


今年,鹿城区委宣传部、鹿城区教育局、鹿城区文广旅体局、鹿城区文联共同在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打造了“林斤澜文学馆”,建成后成为汇聚乡土文化、校园文化、书香文化、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独特地标。


记者:从一间老旧校舍,如何做好“文化”文章?


负责人:前期筹划之时,我们邀请了温州文史专家、林斤澜先生在温友人等对我们整个布展方案进行指导,更好挖掘林斤澜先生的人文内涵。比如林斤澜先生的书房,我们也进行了呈现。挂饰上,选择用文稿的方式用亚克力等材料进行呈现。


同时我们也联系了多个部门,整合各方的资源,盘活林斤澜文学馆。鹿城区宣传部主导,鹿城区文广旅体局、鹿城区教育局、鹿城区文联、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共同参与筹建,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基金会捐赠铜像,社会力量参与捐赠。


广场路小学是百年老校,林斤澜先生是其中的优秀校友。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鹿城的沧河巷更是名人荟萃,包括郑振铎纪念馆、夏鼐(考古学家)故居均位于此处。


所以,接下来我们计划在文学馆前面,信河街路口这里设置一个“文化沧河”的导览图,将几个展馆纳入其中,进行指引,方便游客游览。计划农历年底前完工。


TLsww777LT2op3Ol.jpg
设计图


另外,我们计划把鹿城区内的几条名人展示馆(纪念馆)比较集中的街巷,进行打包,针对学生群体,推出文化名人研学之旅。这样文学馆不单单起到展示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后期让活动注入其中,让文学馆和老街巷活起来。




记者手记:
触手可得的诗和远方


温州古城,素有东瓯名镇之称,有着约一千七百年历史。北宋时期,知州杨蟠将温州古城划为三十六坊。这三十六坊中,既孕育了林斤澜、夏鼐、谷超豪等温籍文化名人,曾留住如谢灵运、朱自清等文学大家的脚步,也沉淀出郑振铎纪念馆、温州数学名人馆等公众的诗意空间。


城市的故事,需要载体呈现;城市的历史,需要展品讲述;城市的底蕴,需要故事展现。


如今的我们通过一个个的纪念馆(文学馆)触摸历史的脉络,在三十六坊中探寻自己从何而来,在高楼大厦中探究将去往何处。


越来越多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和越来越多的名人纪念馆(文化馆),触手可得的诗和远方也是幸福的一部分。


新闻+
短篇圣手林斤澜


林斤澜先生创作范围广泛,包含小说、散文、戏剧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他的创作别具一格。早期,他善于在短篇小说中表现深广的社会现实内容。小说潮流曾更迭变幻,林斤澜却不合群、不跟风,独树一帜地进行自己的创作。其晚期作品冷峻、深沉、尖刻,被称为“怪味小说”。他的成名作是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姑娘》。《台湾姑娘》文笔细致,人物婉约动人,是灵感充沛之作。随着上世纪80年代《头像》、“矮凳桥风情系列”等当代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代表作的问世,林斤澜被文学界誉为“短篇小说圣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8 02:24 , Processed in 0.31057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