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12月1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沈晓明同志任海南省委书记。
沈晓明 资料图
这位晋升的省委书记曾在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当了8年的学生。
沈晓明出生于1963年5月,浙江绍兴人,此前为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受父母鼓励报考温州医学院儿科
1963年沈晓明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东关镇(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他说,他在这个江南水乡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读于本土本乡的学校。1979年,沈晓明考入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前身)儿科学系,在温州医学院完成了他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
沈晓明说,当年妹妹遭遇了严重的发育问题,家人几次三番到大医院求医,却徒劳无功,“恐惧和绝望笼罩着整个家庭”。填报志愿时,父母鼓励热原本爱乒乓球的他填了儿科。
而沈晓明最终也没辜负家人的期望。他从温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做了一名住院医生。
在25岁时,他考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沈晓明当了一名“小儿科”医生,成为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副教授。
从美国求学回来后,沈晓明担任当时正在浦东筹建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副院长,此后历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新华医院副院长、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兼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童环境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等职。
2012年沈晓明在接受一家健康类报纸采访时曾表示:“我半辈子只做了三件事: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和儿童睡眠研究。”这三项研究成果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老师教给的两个本领三十年不忘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路上,总有老师相伴,而师生之间的故事总是那么温暖而感人。在温州医学院求学期间,沈晓明师从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学院儿科创始人、儿科系首任主任黄达枢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
确切的说,黄达枢教授是沈晓明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呼吸病学专家,比较出名的是确立了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命名,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当时的温州医学院刚恢复研究生招生不久,并没有太多的教学资源,基本上是和同年资的住院医生一起在临床工作,同时在三年时间内完成论文和综述各一篇,大致相当于后来的临床型研究生。
“好在母校当时的临床教学是非常扎实和有效的,在一整年的本科毕业实习结束之后,沈晓明就基本具备了在临床上独当一面的能力,因此,那段以实战为主的研究生训练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压力。”
黄老师给沈晓明专业上的指导颇多,他教给沈晓明的两个本领,即使时过三十年后沈晓明仍然印象深刻。
第一样是新生儿肺功能的测量技术。当时,对人体进行肺功能的测量已有多种仪器可以实现,但无论采用什么仪器,都需要受试者的配合,即最大限度的深吸气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呼气。
这对成人来说经过一两次训练后即能顺利完成测试,但对刚刚生下了的“不听使唤”的新生儿来说无疑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当时,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新生儿呼吸功能的研究也很少。
黄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新生儿在啼哭时的动作大致相当于“最大限度的深吸气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呼气”,因此只要拍打孩子的足底使其啼哭,即可完成一次肺功能的测试,哭得越凶,测得越准。这就是新生儿啼哭肺功能测试技术。
沈晓明和一位师兄先后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论文评议和答辩小组的专家教授对此无不拍案叫绝。
第二样是如何通过观察孩子在候诊室中的情况,以在正式诊察之前对患儿的病情有初步的了解。“黄老师教导我,看病并不是从病人坐在对面的那一刻才开始的,当一个好的儿科医生,要时时观察、处处留意,发现病史和望、触、叩、听之外的有用信息,因为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病情变化更快。”沈晓明说,但凡黄老师出门诊,慕名而来的家长带着孩子总是早早等在候诊室里。
那时的条件有限,说是候诊室,其实就是诊室外面的走廊。当年黄达枢老师一上班,换好白大褂后不是直接进诊室,而是带沈晓明在门口的走廊里走上一圈。
他不时摸摸这个小家伙的脸蛋,拍拍那个的肩膀,顿时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迅速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他边走边和沈晓明说,两种孩子要特别注意,一种是极度哭吵的,另一种是特别安静的,这两种孩子可能得的是急病、重病,要让他们“插队”,安排他们优先就诊,以免贻误时机;如果发现有呼吸时鼻翼扇动且脸色苍白的,要马上请护士安排吸氧并直接去急诊室;而对于那些打哈欠、伸懒腰的小家伙,可放心地将他们留到最后,他们不会有大碍。他五分钟一圈走下来,对要看的病人已经了然于心了。
沈晓明简历
沈晓明,男,1963年5月生,汉族,浙江绍兴人,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研究员、教授,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09—1984.09 温州医学院儿科系儿科专业学习
1984.09—1987.07 温州医学院儿科系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987.07—1987.11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
1987.11—1988.02 温州医学院儿科系助教
1988.02—1991.0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儿童保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1991.02—1996.0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副教授(其间:1994.03—1996.05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后)
1996.05—1998.07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员、教授、副院长、常务副院长
1998.07—2003.0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
2003.03—2005.07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
2005.07—2006.02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
2006.02—2006.04 上海市科教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党组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6.04—2008.01 上海市科教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
2008.01—2013.05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2013.05—2013.06 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2013.06—2015.03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2015.03—2016.09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6.09—2017.03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17.03—2017.04 海南省委副书记
2017.04—2017.05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代省长、党组书记
2017.05—2020.11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2020.11— 海南省委书记(简历来自海南省政府官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