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0446|回复: 0

温大“联姻”乐清治水出成效黑臭河变身“绿净美”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嫩笋

积分
5
发表于 2020-10-15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nrRF3RR2r39rKL3Z.jpg
经过治理后的蒲岐镇埭下河


  温州网讯温州大学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姻”乐清市蒲岐镇治理埭下河、侯宅南河等4条河流,治出了一汪汪清水。近日,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前往实地探访。
  记者在埭下河沿岸看到,河流两头设置了拦截坝,河面波光粼粼,岸边设有一整排的松木桩,边坡上种满了美人蕉等花卉植物。“以前,初期雨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都直通入河,造成水中的氨、氮、磷等指标严重超标。今年4月,温大技术团队开始介入治理。”温大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水污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向勇告诉记者,拦截坝让原河道形成前置库生态塘,能够对面源径流及日常农田排水进行拦截,生态塘系统的自净功能则可以实现对氮磷的吸收净化;河岸边设置松木桩,种植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是为了形成生态堤岸,拦截和净化入河污染源中的颗粒物和氮磷等。
  郑向勇进一步介绍,河道中还种有沉水植物,如同鱼缸里的水草一样,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并吸收氮磷等污染源。经过半年左右的治理,埭下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标准。
  侯宅南河是另一条已有治理成效的典型河道。该河水质清澈,河面上养着睡莲,河中喷泉和自然净化系统组成了一幅天然水景。温大技术人员在河岸边绿化带下方构建了一个生态砾石床内循环水质净化工程,以牡蛎壳作为水处理填料,不仅可以提升河水透明度,还可以对有机物和氨氮进行转化降解。
  “以前河水浑浊,伴有臭味,住在河边的村民都不敢开门开窗,现在水清了,岸也绿了,大家吃完饭都喜欢在河边走一走。”蒲岐镇侯宅村新村融合中心主任侯求高开心地表示,经过治理,侯宅南河的“死水”变“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6 22:06 , Processed in 0.35588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