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本报记者接到王先生投诉,他称在2020年6月27日16时许,登录“中国建设银行”手机APP,通过其借记卡多次账户转账0.01元时,结果均失败,被提示“您的交易金额低于我行设定的单笔交易最低限额。参考码:NZN003.0250B2113005”。他接着尝试将金额改为0.02元进行转账也没有成功。
王先生告诉记者,该借记卡是他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瓯江支行办理的。
当天碰到此事之后,他立即拨打中国建设银行客服热线95533询问为何无法转帐0.01元。接电话的2087号工作人员告诉王先生,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转帐是有2元的下限要求。因王先生急需转帐0.01元,要求能否在电话里核对其身份信息后临时取消2元的下限,但被拒绝。王先生后要求尽快答复是哪里规定或者约定了这个下限2元要求。
王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他在使用中国工行、农行或其他银行的手机银行转账时,都可以转账一分钱,还从未碰到过类似的事。
2020年6月30日16时许,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告诉王先生具体缘由,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手机银行转账金额下限2元是总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设定的,故造成他无法转账0.01元;二是设定2元下限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违法人员,通过故意向受害人的银行账户转入小额现金,以此跟踪受害人的账户动态;三、2元下限的规定之前有告知过王先生。
王先生对该答复非常不满意。他告诉记者,首先他从未收到中国建设银行关于2元下限的通知,更没有主动与被告约定2元下限,另外法律法规也无此规定。其次设立下限的目的,他认为根本不成立,也不符合逻辑,他是转账方,不是收款方。因此对建行的说法,他并不认同。他认为,小额转账根本就无法实现所谓的犯罪嫌疑人的违法犯罪目的,即使能够实现,也不能成为可以设定2元下限的理由。他告诉记者,他投诉的是无法转账一分钱,而不是投诉无法收到一分钱。如果按照建行的解释,就变成有罪推定,把他当成违法人员来看了。在他看来,就算有一万个理由可以设定下限,那2元的设限还是明显偏高。
作为一名律师,他也向记者普法:资金转账属于中国公民依法享有的金融自由权,任何单位、个人均无权阻止,除非有法律例外规定。而中国建行的行为已严重侵犯客户的权益,并造成诸多不便和经济损失。由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温州瓯江支行的上述行为,已导致客户无法正常实施金融行为,直接妨碍客户从事有关民事活动,阻碍客户行使有关民事权利。记者也咨询了其他律师,对王先生的说法都表示认可。
鉴于建行收到王先生投诉20多天后,仍未取消2元下限,且拒绝赔偿经济损失等,为了维护合法权益,他告诉记者,他已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规定依法起诉,将建行总行和温州瓯江支行同时列为被告告上法庭。日前,王先生已经接到法院的通知,该案定于2020年10月14日开庭。
此事进展如何,记者将继续关注。
记者手记: 网络上流行的“一分也是爱”在王先生的这次遭遇中难以实现,这让他很是不解,经多方沟通无效之后,他愤然拿起了法律武器。虽然转账几分钱的情况较为少见,但也不能说没有,在认证微信公众号的时候,第三方认证公司就会向注册人所在单位账户打一笔小额款项,往往也都是几分钱,如果按照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转账金额2元下限”的规定,确实会造成诸多不便。希望建行能够认真对待此事,本着便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妥善处理此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