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胃肠镜下各种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绝大部分胃和大肠的疾病已经可以被轻松诊断和治疗。但胃肠道仍有一处目前医学尚未熟悉的区域,那就是小肠。”据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夏宣平介绍,小肠全长约5-7米,位于胃和大肠之间,迂回重叠。由于在人体中特定的位置,使其成为常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难以到达的盲区,传统的各种检查手段很难做出明确诊断,更不要提对小肠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因而小肠疾病也成为胃肠道疾病最后的瓶颈。
“许多患者都是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走了不少弯路,最后才来到我们科室。”据夏宣平介绍,做小肠镜的患者病史大概都有1-3年,甚至有的病例反复消化道出血十几年,各种检查都做了,依然不能发现出血原因,后来经过小肠镜才发现问题。
虽然,现在胶囊内镜也可以诊断小肠疾病,但是胶囊内镜具有随机性,也不能取出小肠病变的组织化验,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的局限。夏主任表示,应用小肠镜就可以克服胶囊内镜的不足,它可以通过上下进镜结合的方式完成对整个小肠全面、彻底、无盲区的直视检查,并可活检组织甚至直接在镜下治疗,突破了传统检查的弊端,是小肠疾病诊疗措施的一大飞跃。
“以前大家觉得小肠疾病发病率较低,自从我们开展了小肠镜检查后,发现小肠病的案例越来越多。”夏主任举例介绍,如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疑似克罗恩病、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疑似小肠肿瘤或增殖性病变、不明原因小肠梗阻、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疾病可能,以及已确诊的小肠病变(如克罗恩病、息肉、血管畸形等)治疗后复查。患者如有这些情况,都需要考虑进行小肠镜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