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你割与不割,韭菜就在那里,不远也不近
生而为人,你我皆韭菜
昨日的“大西洋银行”,历历在目
今日的“某客科技”,磨刀霍霍
区块链到底有多“高端”?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温州人民
真的太难了
近日,那个“传奇”的少年又一次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给大家带来了点久违的喜意。
比起之前的“担任某某公司ceo”等等小打小闹,无关痛痒的小事,这次的他来势汹汹,上来就是直接先把逼格给拉满了。
国旗立两边,老外站中间。
这老外当然也不是就从路边随便拉过来的,而是有个响当当的头衔——智利驻华大使。
从相关报道来看,这位大使先生高度赞扬了蔡某的区块链研究,表示智利政府长期关注着区块链技术,认为这技术先进高端,影响重大,希望蔡先生能进一步与智利政府,和智利企业定期展开交流。
言外之意就是:智利,需要蔡某。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给蔡某竖起了大拇指,他终于把区块链这个先进高端的技术带出了温州,带出了中国,甚至都带到南美,给南美人民“技术扶贫”去了。
下次,蔡某就算把美国总统拉过来合影,让其一顿吹捧,我也不会感到任何奇怪了。
因为,蔡某是真的有这个“本事”的。
1蔡某其人其事
要详细说蔡某的过人之处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这一路下来的发家历程。
98年蔡某出生在温州瓯海,与其他的动辄北大清华的天才们不同,他从小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天赋异禀,只上了瓯海职专。
在学校里他是相当的活跃,甚至还因为参加了个省级教育论坛而登上了温州晚报。
图片来源:温州晚报
之后的他,开始了传奇式的第一步,强势进军vr(虚拟现实)行业,誓要在这大热行业中取得突破,打响自己的名声。
据说他还真研制出了一款高性能现实虚拟眼镜,营业额达到了300多万元。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莫名其妙地抛弃了这个行业,进军更加前沿高端的区块链领域,“炒币”炒得热火连天。
他公开向媒体宣称,“准备在温州投资建立区块链产业园,建立产业集群,计划孵化20家科技企业,打通区块链上中下游企业,实现产业化运行。”
这话既然放出来了,想必就算是被称作“商业鬼才”的他,也是压力山大了吧。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他在媒体上依然是“神出鬼没”的,时不时会爆出一些料。
这些料主要分成了两类,一类标准格式就是xxx对其技术高度关注/赞扬。比如这样的:
这次的智利大使也属于这一类。
一类则是压根和区块链没啥关系,单是讲他又担任了xxx公司的ceo,创办了xxx公司云云。
比如这样的:
在相关网站上一查,到目前为止与他关联的企业竟然已经有8家之多。
各行各业多少都沾点,可谓是遍地开花,处处结果。
而真正的本职,区块链技术,至今只存在于软文文案的吹捧,以及蔡某自己的各种“宏伟”目标中,比如某些自媒体吹捧的“下一个支付宝”,“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简化政务手续”等等。
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实在都太“高端”了,具体的成果我们这些“门外汉”是一样都没看见了。
反倒是去年,他因为“炒币”5个月亏掉了两千多万,而被戏称为“币圈反指第一人”,一下子打响了名号,甚至连粉丝团队都有了。
结合以上总总,想必大家也都有些疑惑了:怎么这蔡某的本事好像也就稀疏平常,雷声大雨声小,还各种的“不务正业”,那么他的本事到底体现在哪呢?
其实,他的本事不是体现在“区块链”这些先进高端的领域上,而是一项传统的老手艺——割韭菜。
2天时、地利、人和
割韭菜,也是一项技术活,天时地利人和,是一项不能少。蔡某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诸葛在世,算无遗策了。
“天和”上,“区块链”技术作为当下热门的尖端技术之一,风头是一时无两。
连习大大都曾强调过: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已然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在去年更是成为了十大流行语之一,上至政务公文,下至三流小报都能看到各种关于其的介绍评论。
同时,由于其具体内容的复杂性,别说普通老百姓,连一些中小公司的老总都不一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更多的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知半解。
这背后隐藏的巨大商机,蔡某理所当然地就捕捉到了。他瞄准了这个社会喜好,摩拳擦掌着。
当然,仅仅有这些“天时”还是不够的。
要知道,如果蔡某选择在北上广,或者退一步杭州“举事”的话,那么想“成事”估计也是困难重重。
因为那些大城市,卧虎藏龙,人才济济,想轻易忽悠还真不容易,一不留神可能就遇上真正的“行家“了。
但如果总部所在地过小的话,又显得寒酸了些,与区块链的高逼格不匹配。
就在这两难抉择中,蔡某独居慧眼地选中了自己的家乡——温州。
蔡某以温州为“龙兴之地”,显然是经过了多重考虑的。首先最重要的,自然是温州这城市虽然总体上比不了那些一线大城市,但人民生活富裕,有钱是全国出了名的。
在那些“商业鬼才”的眼中,温州人民理所当然地就变成了一颗颗行走的韭菜。
再加上温州本质上还是一个实业城市,温州商人大多还是勤勤恳恳地坚守着“实业兴国”的理念,对虚拟产业缺乏足够的理解,很容易就被一些不明觉厉的“投资”给忽悠了。
最后自然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蔡先生还可以挂上“温商”这块金字招牌,获取各种的资源,以及本地媒体的争相热捧,甚至是政府的鼎力支持,名利双收。
瓯海官方公众号对蔡某的报道
天时,地利都有了,就差最后一步“人和”了。
那些看似“吹牛”和不务正业的举动,其实都在蔡某的精心计划之中。他花了几年的时间,给自己包装出了这些个耀眼的身份来。
如“创业鬼才”“中国最年轻ceo”“身价几十亿的95后”,以及各个上市公司老总的头衔等等,个个都能闪瞎人的双眼。
虽然其中不少都是压根无法考证的,在明眼人看来可能还搞笑了点,但并不妨碍其积攒了一批“崇拜者”。
在有了这么多光环之后,接下来的事就方便多了。在“名人效应”之下,说什么都会有人奉为圭臬,大门不迈,都能有韭菜自己送上门来了。
蔡某不仅是商业的鬼才,营销的奇才,更是心理学的大师。
3功过是非
有人说,现在傻子这么多,骗子都不够用了。韭菜这么多,割韭菜的人都显得“势单力薄”了点。
这么多年来,温州土地上也出过那么几个“风云人物”。首当其冲,就是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林春平。他弄出了个所谓的“大西洋银行”,甚至一度被捧为温商的标杆。
林春平
但他坑坑老百姓也就算了,竟然膨胀到“在太岁头上动土”,坑到温州政府头上了,让温州政府遭受了奇耻大辱。结局自然是如愿吃上了免费的牢饭。
此外还有去年龙港建市时,跑龙港政府去声称要投资300亿的那个“徐女士”。
图片来源:龙港网站
这位大“梦想家”从6,7年前就开始各种做梦:什么引入5000家欧洲企业啊,建设欧洲科学院中国分院等等。至今是一样没实现。
如今又一开口就是龙港10年财政收入的投资,口气实在是大的惊人。结局虽然没有像林春平那样“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同样的身败名裂,人人喊打。
比起这两个前辈来,蔡某似乎还显得嫩了点。大多还停留在“现实我唯唯诺诺,网络上我重拳出击”的阶段,比起忽悠的成分来,搞笑的成分是一点不少。
但也不能因此就小瞧了蔡某某的影响力了。
都说要苍蝇、老虎一起打,林春平那些算是“老虎”的话,蔡某也勉强够得上“苍蝇”了。
蔡某懂区块链吗?毫无疑问是懂的,没有两把刷子,也走不到今天这步,他时时刻刻都掌握着这个热点产业的最新动态。
但比起耗时耗力的苦心钻研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充满着套路和忽悠,却“轻松”得多的道路。
高端的韭菜割不到,那就割低端点的,收益同样不少。
他这种选择可以说是给不少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榜样”。
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样忙着包装,忙着忽悠,忙着套路,到时候市场上的局面,可能真就称得上是“群魔乱舞”了。
同时,这对温州的城市形象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作为改革开放后的英雄城市之一,几代温州人诚诚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奋斗,才让“鹿城”温州的名号响彻东方,温州人更是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但如果再多几个像林春平,或者是蔡某这样的投机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抓准了产业盲区,打着高大上的产业名义大肆收割韭菜。传出去,温州几代人打下的好名声都不够他们败坏的。
现在在网上一搜“林春平”的大名,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都能见到不少对着温州开“地图炮”的键盘侠。
要是再来个蔡某,那温州的精神文明办估计就有的忙活了。
同时,对他自身而言,虽然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他有什么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地方,但这样发展下去,难保哪天就像林春平们一样“膨胀”了。
想当初权健集团,凭着各种的高大上宣传也是风光一时,举世瞩目,如今也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充分说明了,事业从来都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更不可能是“骗”出来的,靠的一直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实干。
割韭菜割得了一时,终归也是割不了一世。
4一点点私货
最后,有人可能会说,我通篇都在对这个蔡某冷嘲热讽,是在敲着键盘嫉妒人家吗?
对于这点,我无法否认。曾有幸跟他的x客区块链有限公司总部同处一个办公楼。
虽然他的这个“总部”,门可罗雀,长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人影。
但,出门一步就正对着厕所,在这上班,上厕所都不用绕远了。
这点,我是真“嫉妒”的不行!
听说近来他的“总部”搬到鹿城区开源路宏怡花苑去了,那地方比原来的更小,更不起眼。
就位于上图的居民住宅区里。
作为被各种主流媒体热捧了这么久,名声如雷贯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新科技公司,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
真是的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更令人“愤怒”的是,连相关部门都不能理解蔡先生这种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低调示人,高调做事“的决心,竟然把某客公司列为经营异常,理由还是十分侮辱人的“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对此在扼腕叹息之余,我只能说,相关部门,你们真的是……
干得漂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