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教育局印发《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培育市级“未来教育”创新区1-2个、窗口校30所,全市形成推进“未来教育”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到2025年,50%以上县(市、区)打造成为“未来教育”创新区,培育“未来教育”窗口校100所。“未来教育”主要就是通过一系列适应未来需求的教育改革,培育面向未来、走向未来的时代新人。
建设“课程超市”综合资源平台是实施“未来课堂”变革行动的一大基础。《方案》提出,面向学生丰富而多样的兴趣和成长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程结构优化、内容扩充、形态重构、过程监测,系统化推进学前“游戏化”课程、义务段“1+3+X”区域课程图谱、普通高中新课程及特色选修课程等资源深度融入“瓯越特色课程平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共创、共生。
深入推进“未来课堂”变革和建设终身教育无边界学习型社区是《方案》的又一亮点。
深入推进“未来课堂”变革计划,到2022年,建设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试点200个以上。
实行未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真实学习为导向,提升教师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整合能力、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融合能力、学校学习与居家学习融通能力。
建设终身教育无边界学习型社区,计划到2022年,所有县(市、区)建成省级学习型城市,省级成人学校现代化率达30%以上,建成省现代化社区学校30所以上,经常性参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达30%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
另外,《方案》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实施“未来教师”培养行动。培养百名“教育名家”、千名“未来名师”和万名“未来骨干教师”对象,到2022年,全市“三层次”教师达11000名。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教育团队和名校长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名、特、优教师待遇,优化住房等政策保障。修订教师紧缺岗位工作目录,拓宽特殊人才选聘入编绿色通道。加大对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的招引以及在职教师的进修力度等。据了解,目前温州也已经有了一些“未来学校”,比如温州市实验中学府东校区、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