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最近报道了一起客户被冒名办卡的案例。某市民因频繁接到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催款短信,遂查询了自己的征信记录,发现名下竟办有两家银行的信用卡,且已出现透支逾期未还的状况。但他坚称,自己没有在这两家银行办过信用卡。两家银行经调查核实,其名下的信用卡为他人冒名办理。 该客户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日趋猖獗的今天,不少人因种种原因而被冒名办卡,不仅影响到自身信贷等业务的正常办理,而且累及个人信用,使其背负不良征信记录的“污名”。一旦因冒名办卡形成债务纠纷,受害人不得不多方奔波,身心疲累。 那么,究竟该如何未雨绸缪,防止被冒名办卡? 作为消费者个人,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切实保护好个人信息,妥善保存身份证、户口本等重要资料,不要随意向不明身份人员透露自身详情。二是关注个人征信情况,《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每年有两次机会免费通过征信机构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消费者应利用好自己的这项征信权益。三是当个人住址、联系电话等方式发生变动时,及时与发卡银行联系变更,方便发卡银行有事时能尽快找到自己。四是收到银行的办卡信息、催款短信等切莫掉以轻心,应通过银行公布的正规客服电话予以详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