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1136|回复: 2

温州又有2位老师被通报,我想为他们说几句话,何罪之有?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嫩笋

积分
3
发表于 2020-7-2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近日,继上次乐清那位老师做“微商”被查之后,温州老师又“出事”了。


这次对象换成了苍南灵溪的两位小学老师。据苍南教育局的通报显示,这两位老师是因为“违规为自己任教学科并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进行培优辅导”而受到了通报,分别被处于行政警告和党内警告处分。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乐清那位“微商”老师,两者看起来除了身份相同外,关联不大,但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大同小异。


上次因为替那位老师多说了几句,我也被一些人给狠狠地“教育”了下,让我至今想起来心有余悸。但良心却还是督促着我再次站出来,我还是想给这两位老师说上几句公道话。这可能会让一些希望我“迷途知返”,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着他们一起“喷”的人失望了。




对于补课,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它产生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比以前更多更难,单靠课堂上的时间老师很难把所有知识点都讲清楚。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学生因为各种课外的因素,学习效率比起以前的学生总体上是变低了。老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说的就是这回事了。在这种情况,补课初步形成了市场


但真正让补课这个市场壮大的,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家长的推波助澜。在如今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习成绩就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首要指标。家长们日夜期盼的就是自家孩子成绩能够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最后能考取个好学校,有个光明的前程。于是落在孩子身上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增大了,“学习第一,其他一切第二”成为了他们最基本的守则。


孩子成绩单上的分数、名次时时刻刻都能牵动着家长的心。成绩差的自然不用多说了,成绩在中游的,家长希望能挤到上游去;成绩本身已经在上游的,家长仍然希望能更进一步,拉大和后面的差距。在这种显得有些焦虑的氛围之下,补课就成为了家长眼中学生们的“刚需”,认为孩子现在每多学一点,到时候成绩单上的分数就能涨上一点。仅存的一些还在犹豫的家长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看见别家孩子都补课了,担心自己孩子落后于人,也只好跟着加入。


像近日网上有人爆料,温州某学校150名师生,为了躲避本地教育部门的监管,甚至跑台州去补课


Kz5wZPrYgtQL84y7.jpg


家长这种热衷的态度,正好说明了补课本质上是“你情我愿”的:教师给学生补课,赚一点钱;家长让孩子补课,获得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是一种公平的交易,不存在哪一方就是坏人的情况,仅仅只是各取所需而已。所以苍南这两位老师实在是有些冤了。


现在网上还一直流传着一种“阴谋论”,说教师在学校课堂上课时会不讲重点,以便于在课后开补习班赚钱。一些人对此传的是有模有样的,各种说法都有,但“实锤”的证据确是少的可怜,大多都只是靠“脑补”而已。比如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如果我孩子不补课,老师可能就会xxx”。然而实际上老师是什么都没干,从头到尾都是家长自己在那“加戏”。老师说的几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被这些家长解读为“暗示”。


说难听点,这完全有可能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们不妨认真思考下,老师真这样做对他能有什么好处?先不说这种事如果被曝光出来,老师的饭碗能不能保住,说会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取得好成绩呢?这是他能力和价值的根本体现。为了一时的利益得失,就故意为难一部分不愿意补课的学生,他们成绩差,反过来不是亲手砸了自己招牌?这种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就是真的存在,我相信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退一步说,考虑到教师的身份比较特殊,不适合直接参与这种营利活动;再加上一些学校可能确实存在一些乱象。因此在目前阶段下,国家不得不对补课“痛下杀手”。但如今的这种做法真的就能够杜绝补课吗?


就拿温州来说,这些年来被查的老师都够组成几个学校了。
18年6月,乐清两小学老师补课被查,被记过、调离学校。
18年8月,瑞安两所学校8名教师被查,分别被责令退休、取消评优、通报批评等。
19年4月,乐清某校4名老师被查、处分,同时校长还被问责。
19年3月,永嘉通报了12位老师补课的处分情况。
……


抓完这位,还有下一位。人是越抓越多,处分也越来越重,从开始的扣薪罚款、口头警告,发展到后面的停职记过等等,但实际问题却是一点没得到解决,各地补课照样如火如荼进行着。每次抓到人,都只不过是给相关部门的功劳簿上添上一笔而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谁倒霉,谁被抓”的局面,而苍南的这两位老师刚好就是这次的倒霉蛋了。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只要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思还在,补课就不可能真的被杜绝。


即使监察再严厉、手段再强硬,学校、家长们照样能有相应的“过墙梯”。像上文说的温州师生跑台州补课,还有前些日子网传的文成县某学校,家长特意为学校补课“望风”,防着监管人员检查等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事件中,政府相关人员的立场,变得是相当的尴尬。明明是好心,却被家长们提防着,敌视着,像是办了一件“坏事”一样,这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公信力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


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违背市场规律,强行干涉,还不如扮演好监管者的角色。对补课进行明确有序地引导,如坚决打击乱收费、强制补课等行为,把关补课的质量水平、保障学生的安全等。这和“一刀切”比起来就显得高明得多,同时也达到了维护家长、学生利益的目的。




上回我提出了“老师也并不容易”的观点,许多人对此是特别不感冒,认为我是在夸大其词。他们说,老师有双休,有寒暑假,每天工作时间还短,是个再轻松不过的差事。


对此,我想再替老师鸣次不平。都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放在这是再贴切不过了。老师们只是默默地付出,不到处去喊苦喊累,于是就始终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老师有双休,有寒暑假这点不假,但“轻松”,完全就是想当然了。老师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教育水平在进步,学生的能力也在进步,老师也必须与时俱进。他们同样需要备课,需要学习。


学生们学习,只要自己懂了就行。而老师不仅自己要懂,还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也懂。


vE0nvb0A7H7779Nb.jpg

深夜熄灯后“挑灯”备课的老师



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每一个讲解,都是他们长年累月思考、积累的成果,其中不知道包含了多少双休日和各种假期的汗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师。


ERPvXA5vwVU89M86.jpg

一个老师费劲心思想出来的教案



此外,老师还对学生的德智体美都有一定的责任。可以说在学校期间,老师是完全代替了家长的角色,成为孩子真正的监护人。


更何况老师要面对的不仅是学生,家长那边同样不能放之不管,得耐心接受家长的质询,安抚家长的情绪。还得随时准备接受学校那边的考核审查,不能有一丝的纰漏。


老师也是人,一次性干这么多的活同样会感觉到累。而工资也仅仅只是在平均线上下徘徊而已,这和老师的付出是严重不对等的。


老师并不是“特权阶级”,反而应该说是弱势群体,很多时候扮演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有些家长有求于老师的时候,好礼好话一样不落的奉上;一旦“利用”完了,就像变了个人,各种抱怨诋毁。尤其是自己孩子成绩下降时,不是先从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第一个反应就是老师有问题,是老师教的不好。


老师也是有苦也说不出,现在的环境下,别说打骂了,连说两句重话都可能被挂网上“婊”,老师能做的就只剩下“感化”,奢求学生自己回头是岸。这又能有多少约束力呢?


承受了这么大委屈,一些家长还把老师当敌人一样看待,老师的处境,真的太难了。也就只有随时会遭遇“医闹”的医生,能在这方面与之媲美了。


pgEWbiVM7W4KVKLk.jpg

上海一位被学生袭击而头破血流的老师





有一个老师说过:




老师很简单,简单得只是想让自己的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已。

但这个“简单”的愿望,想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老师也是人,同样需要养家糊口,如果连这个都无法保障,他们又怎么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教好孩子,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呢?


我们不能以近乎苛刻的要求来道德绑架老师,“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不仅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不尊重,更是对人道的不尊重。


我衷心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明白这点,给予老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那样,老师才能不用承受那些外部的压力,无后顾之忧地教书育人。这是为老师好,更是为所有的孩子好。
lVfz7BGppfPZMgkN.jpg
讲课中的老师

0

主题

7

回帖

4

积分

嫩笋

积分
4
发表于 2020-7-2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我家女儿今年高三,现在还呆在家里没有上课,心里真是焦急万分呀。学校和家里的学习气氛真的太不同了。真心期待教育部门对高三初三的学生网开一面。

17

主题

891

回帖

500

积分

老蟹

积分
500
发表于 2020-7-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一批人在起哄,一批人在上当!一批人在受苦!你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信息举报(0577)88891703 举报QQ 139703804|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自律管理承诺书|手机版|小黑屋|柒零叁网 ( 浙ICP备08111123号-1 )

GMT+8, 2025-5-14 22:49 , Processed in 0.2809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