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组永嘉岩头鲤溪社区郑家庄村“仙人桥”的照片,刷爆了市民的朋友圈。不少网友留言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桥美得像童话世界;也有网友自嘲,自己身为永嘉人,竟不知家乡还有如此壮丽的地貌景观。
专家感叹:火山岩地层,怎么会有天生桥?
仙人桥,在地质学上也称为天生桥,是在地质作用下自然生成的桥形地貌或拱门形地貌。
“永嘉天生桥的照片,在很早之前就有过接触,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到现场考察。”高级地质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得主胡雄健说,天生桥的形成大多与石灰岩遭受流水侵蚀和崩塌作用有关,我国以南方喀斯特地区最为常见。“以前,我一直不明白永嘉怎么会有这样美丽的天生桥,永嘉属于火山岩地层,这种岩石质地硬而脆,很难形成弧形的拱洞。”5月3日,胡雄健受永嘉县志副主编高远等邀请,考察、探究这座地处永嘉深山幽谷的“天生桥”,才解开了心中的疑问。
据介绍,永嘉这座天生桥,桥长约50米,横跨于山坡凹谷之上,桥洞呈对称的圆拱形,跨径27米,高约18米,桥“板”厚约3米。桥面平坦,宽3至4米,两侧倾斜。从整体外形上看,拱顶桥面稍薄,两侧的桥墩较厚,与人工“拱桥”非常相似,造型完美,但气势更加恢宏。在桥洞右侧,还有一个弧形小桥洞,跨径约9米,高约5米,仿佛是主拱旁设计的泄洪孔一般。
永嘉有很多独特地理景观,接下来将汇编成书
“迄今为止,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天生桥。”经实地考察后,胡雄健发现构成该仙人桥的岩石是单一的霏细斑岩,这是一种白垩纪火山―岩浆活动后期沿着断裂带上侵冷凝而成的脉岩。在风化作用下,两侧的围岩因构造破碎,逐渐被剥离,而岩性均匀致密的霏细斑岩岩脉就像一堵墙凸出于地表,在遭受亿万年的流水冲刷、冻融作用等风化作用下,最终形成一大一小两个拱曲的天生桥。“乐清雁荡山火山岩也有类似的天生桥,不过从外形上看,不如永嘉这座天生桥漂亮、完美。”
“永嘉有很多非常独特的地理景观,但不被人所熟知,我们感觉很可惜,所以想通过对永嘉地质景观的全面调查,以便能发现、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景观。”高远说,根据调查结果,他们还会汇编成书,以便后续在旅游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有关永嘉这座天生桥的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600年前的南朝。刘敬叔随刘裕兄弟灭晋有功,被封为平南郡公,著有《异苑》十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其卷一载:“永宁县涛山有河,水色红赤,有自然石桥,多鱼獭异禽。”其中的“自然石桥”,当指永嘉仙人桥,因东汉时永嘉属永宁县。“水色红赤”,可能跟此地粉红色的花岗岩和霏细斑岩有关。
|
|